67策论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他这聪明的大脑也被沈海带入了吊诡的论辩中。

  本来,他以为这是沈海的第二把火,借舆论来压制陈家等县内大户,没想到,县学的讨论走向了偏差,与他家压根就没有啥关系,就连兼并到底是好是坏,都讨论不清楚。

  他也是有了兴趣,策略课有空就去听听,不过他大部分时间没空,不过即便错过了辩论课,也会找办法补偿,要么晚上去舅兄家中坐坐,听听策略课讨论内容,要么让自己的儿子女儿讲给自己听,也锻炼孩子们的表达能力。

  沈海没有那么多好奇,他按照自己的计划在影响县学。

  户房的资料是县学的优秀教材,例如户房文书的做法,如何记账就是蒙学班必须要掌握的,否则他们看不懂。

  这样以来,算术课也把算账列了进来,算盘自然要打好,记账法也必须熟练。

  这些都是实务,实实在在的政务,户房在征发徭役的操作方式,都在蒙学班里讨论,书吏在一旁指点。

  征发的民夫不是来了就完事,如何管理,配备物资等,都需要专人保障,他们的吃食、医药等,都是县里要考量的,都要有备无患。

  再加上工期的进度,也并不是越快越好,如何调控,学子们心中都要有数。

  学子们通过户房对各项征发的统计,大致可以了解到,乡民的负担有多重,这不是感性的认知,而是通过数字和文书读出来的。

  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前提是他们有文书可读。

  两个教授也是热血沸腾,可见千百年来的儒学以天下为己任的理念牢牢地灌入人心。当然,人是多面动物,只是在儒家这里,忧天忧民是他们都有的一面。

  判断力每个人都有,逻辑思维也相差无几,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主要是眼界,眼界一方面与格局有关,而格局与所处的地位、经历又有很大关系,也就是材料掌握的多寡;另外一方面,是人的反应能力,能否快速而全面,又切中要害。

  作为学校,县学能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实务案例,也是对他们知识的提升,毕竟学校里的知识学习也是最具性价比的提升判断力的途径。

  优秀的人诚然天赋重要,天赋能决定底线,也影响着天花板,但是大部分人都在一个相差无几的区间内,这就决定了训练方式的重要性。

  沈海提出来的问题,大多关于县治,而此时,就会吩咐将资料拿来,让学子们阅览,比对,用文书和数据说话,用事实来辩解,也是锻炼他们的逻辑表达能力。

  陈立功虽然很烦这种透露县衙秘密的行为,但是他本身坦坦荡荡,倒也不怕查,同时,他也喜欢这种对实务的态度,卢氏县就他与沈海两个官员,好好合作不是更好么,况且,沈海从不给他羁绊,这也是自己的助力。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