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长安(1)第1/3段
高太清的动作比唐芬更快一点,他在冯翊囤积粮食兵器,扬言北上,造出大举进攻的动作。李贤急忙调遣军队,将兵力部署在晋州—汾州—太原一线,形成一道层层递进的防御链。这是一个毫无想象力可言的方案,它叠床架屋地将河东兵力锁死在同一条线上,看似牢不可摧,却没有任何机动性可言。高太清则亲自带兵西进,在陇州、原州布下一条南北走向的坚固防线。当唐芬举凉州十万大军东出扣关时,他不知道等待他的正是高太清本人。
吴昊一举覆灭灵武老巢,解除了灵武—长安的形援之势,消息传来时,长安大震,关中群寇纷纷出击,攻城略地。吴昊借机收拢兵马,军队迅速从两万人扩充到了五万。原州,这座插在长安与灵武之间,同时又控扼着凉州东进之路的城市,位置变得异常关键且紧迫了。唐芬推测高太清定然会将兵力重点部署在原州-平凉一带,假如唐芬假装取道原州,主力军队悄悄从渭河河谷穿过,只需要三天时间便可悄悄抵达关中平原。但这一段河谷尤其狭窄险峻,乱石嶙峋,不但车马难以通过,就连步兵都难以通行。他凝神不动,站在地图前,程前笑道:“为将而不通天文,不识地利,不知奇门,不晓阴阳,不看阵图,不明兵势,是庸才也。主帅大可放心前行。”此时正值隆冬,天寒地冻,千里冰封,万径人踪灭,唐芬大喜,命人用铁铲凿开冰层,足足有三尺之厚。他仰天大笑:“真是天助我也。”
十二月十七日,唐芬命令士兵用棉布包裹草垫,缚扎于脚上,防止脚打滑。冰冻的渭河河面成了一条百步宽的平滑道路,十万大军绵延十余里,在阒寂无声的峡谷中悄然奔袭,是晚抵达凤阁岭,桃花水自北部蜿蜒南下,在此处汇入渭水,形成一片宽阔的河滩。凤阁岭下的山洼处,竟然有上百户人家,这是乱世中躲入深山的难民,在这里结成坞堡。堡主是个瘦高的年轻人,双手各执一把三尺阔刀,一个人站在滩头,喝住来军。唐芬止住军队,喊话道:“前方壮士,可请报上姓名。”
“陇山班永。来者何人?”
“凉州节度使唐芬,率十万大军取长安。烦请壮士借个道。”
班永闻言,大声道:“莫非就是一战挫败朔方叛将孙亚十万大军之唐芬唐大使?”
“正是在下。”
话音刚落,班永身后的芦苇荡中涌出黑压压一片人,山呼道:“可总算把凉州大军盼来了。”唐芬大喜过望,当晚,班永命人燃起篝火,杀鸡宰鹅,款待唐芬军队。
次日拂晓,大军开拔,班永已经率百余名青壮装束完毕,执意要随唐芬东下。峡谷两侧山势渐缓,峡谷也渐渐宽敞起来,唐芬踌躇满志,三日之内定能走出峡谷,抵达关中平原的西翼陈仓。班永提醒唐芬,东段都是小山包,利于隐蔽,恐怕要派前锋搜山。唐芬不以为然,高太清此时正在攻打蒲州,陇山防线的兵力也被全部吸引至原州-平凉一带,且此处山高水深,高太清不会算出凉州动向。当晚,月明星稀,积雪皑皑,山谷中一片莹白,他命令军队全速前进,提前在第三日中午到达陈仓。
只见前方一座山峰突入渭河河谷,将渭河生生挤出一个尖锐的角,河流绕着山脚转了一个大圈,月光被挡住,锐角的西边一侧是一片浓厚的阴影。此处如果有伏兵,可以一举将军队切成两截。唐芬问班永成此山是什么山,班永成答道“鹪鹩岭。”
“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唐芬笑道,“等本帅收拾这江山齐整,也要退隐山林。”
中军刚转过鹪鹩岭,只听得一阵弦鸣,唐芬左右一个士兵应声倒地,山谷中传来漫山遍野的呐喊声,一片黑影手持近大刀冲进山谷,将唐芬军队切成两段。后退已经完全不可能,唐芬大喊:“结阵!稳住阵脚!”但为了行军速度,士兵皆轻装简行,铠甲等一应物件都背在身上,而且大军在冰面上行走两日,脚上所裹粗布早已磨破,待要冲杀,脚底打滑,根本不堪战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