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长安(3)第2/2段
吴昊脸色一沉,道:“走。”
当晚就收拾行装,吴昊带着军队悄悄开拔。等第二日唐芬突然后悔,派人去追,已经杳无踪影,只有一个守门的士兵转来口信,道:“战事紧急,瞬息万变,不容面辞。”
虽然高太清诏儿子们进京,不太管用。但他毕竟惯于玩平衡的一套,调坐镇洛阳的第二子高霄赴太原,名为支援,实则掣肘。高霄得信大喜,哥哥军功太高,于他总不是什么好事。且太原这块肥肉,他高霄何尝不想分一杯羹。他当即带兵北上入天井关,不到一个月便打下了上党,一路高歌猛进,便写信给高云,弟弟马上就来,哥哥稍安勿躁,等弟弟拿下太原亲手献给哥哥。语气相当嚣张。高云犯愁了。他没办法拒绝高霄,他带着几万兵,不好惹的;又没办法答应,眼看太原这块大肥肉就要撕下来了,他来了岂不是明摆着抢功。这时,猫在井陉关一动不动的公孙珣,突然派了一支军队,由其堂弟公孙范带领,将高霄堵在了上党。高云揣测不到公孙珣的意图,但能帮他打弟弟,他还是乐意的,省的自己亲自动手,也免了父亲暴怒,骂他兄弟相残。他命人将汾水堵住,挖地道向城中,再将汾水引入地道中。太原城内顿时一片汪洋。崔展不得不在城中环绕城墙挖一圈壕沟,阻止地道渗透。又在城外堆起土山,向城内射火箭,城中稻草铺就的屋顶被烧一空,崔展率领百姓拆了房梁,钉上铁钉,做成滚木砸在高云军中,双方都筋疲力尽。
正当胶着时,一支五千人的队伍,为首唤做龙舒,自称是雁门土豪,来投奔高云。和别的民兵集团不同,这支军队训练有素、高度协调,战斗异常凶猛,高云不由得多看了一眼,却只除了他们的幽州口音,并无别的可疑之处。高云只当是天下大乱,百姓流离,幽州人流亡到雁门也并不少见。此后又有数支流民队伍加入,倒是让高云的声势突然壮大起来了,高云越发作出礼贤下士的姿态来。太原城一天比一天危及,城中粮草有限,当时李贤为了巩固防线,将粮草均分在霍邑、晋州、絳州几个城中,太原人不得不将草鞋、草帽、草席拿去喂马,等这些都没了,又淘洗墙壁中的秸秆喂马,可供淘洗的土墙很快没了。被杀死的高云士兵,也成了果腹的口粮。
一日夜里,驻扎于城北的龙舒等五千人全部被杀,杀人者趁着黑夜悄悄摸进营地,在众人毫无察觉的时候全部割喉。整个屠杀没有一点声音,没有一个目击者。高云震怒,推测是城中崔展所为,敕令诸军加强夜警。但无济于事。又有一日傍晚,一队流民军队去汾河洗浴马匹时,被全数淹死在河中。不久又有一支流民军无故消失。连续三次流民队伍出事的事情,军中谣言四起,传言是高云吝啬功名,唯恐城破之后,诸路英雄争抢功劳,又传言高云怕流民战斗力太强,难以控制,因此下了毒手。
谣言越走越远,一直安静伏于井陉关的公孙珣沉不住气了,那位龙舒,不是什么雁门人氏,正是他公孙珣的亲弟弟公孙舒。得知公孙舒无故横死,他勃然大怒,他命令上党的公孙范狠狠地揍高霄,一面率领大军从井陉关直扑太原,他决定亲自取汾阳王。
吴昊望着迤逦而去的公孙珣军队,道:“游戏开始了。”
李小牛道:“都督是怎么确定公孙珣一定上钩呢?”
邱开解释说:“公孙珣不想落一个杀皇子的罪名,但又想拿到太原,想出个招,派自己人假扮流民,混入高云队伍,一是可以支援高云,二是一旦城破,这帮流民就随时可以在高云肘腋之下变乱,可不费吹灰之力拿到太原。我们用同样的方法混入高云军中,杀死龙舒,散布谣言,不由得公孙珣不急。”
李小牛道:“那接下来怎么办?”
杜凌道:“我们看戏就好了。”
吴昊望着杜凌,笑道:“杜兄,你说,我们是在这里蹲着,等着收拾残局,打扫战场,还是趁机从井陉东下,直捣公孙珣老巢?”
杜凌笑道:“都督也会开玩笑了。现在我们只是挑起了公孙珣的火。万一高云卑辞厚礼,和公孙珣议和,开出的价码比较优厚的话,公孙珣是可以用亲弟弟的命去换的。”
吴昊道:“所言极是。不过,这个高云乃是个四十岁的太子,公孙珣不到二十岁,他定然自恃年长,不会将公孙珣看在眼里。另外,高云长期被禁闭于宫中,军权人脉,都远远不如几个弟弟。这次好不容易出来带兵,也是高太清眼看无法平衡几个小儿子的权势,才派他出来,恐怕他不甘心空手而归,更不能开出什么价码来。我们倒是可以潜伏在附近,随时揪出他们双方的任意一方打一顿。”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