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太原(6)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吴昊一接手,才发现太原其实是个烂摊子。太原是大周之北都,囤积大量粮食兵仗,李贤起兵起至高云覆败,短短半年时间,所有储备物资竟消耗一空。吴昊在账房泡了几天,核查各种账目,发现不止是事项混乱,日期混乱,连所有器械粮草数量也记载不清,每一页都是寥寥草草、漫不经心。无奈之下他命人地毯式搜检城中仓储,竟然发现一处大仓,存粮五万石左右,可惜那粮食全部浸泡于围城时倒灌城中的汾水,已经腐烂发霉,打开仓门时一股浓郁的酸臭味。太原围城时期饿死者一日之中高达数百人,百姓掘鼠为食,以棉絮充饥。五万石粮食意味着那些天真烂漫的儿童不会死于饥饿,终日缝补浆洗的女人不会悄无声息地死在院落里,那些饿着肚子冲杀的士兵不会死在敌人的刀下,不会腐烂在城墙外,烂得面目莫辨,在咫尺之内。吴昊看着崔展,无声责备,崔展眼中闪过震惊、愧疚、自责,终于低头。

  八月的太原微凉干爽,略有敦煌的气息,吴昊一行人自离开敦煌,一度势如破竹,又仓皇虎口逃生。他们风餐露宿、转战千里,流落于河东,一路见过多少村庄被屠灭、沟壑之间白骨累累。如今总算有个还算明朗的局面,而未来会向何处?正如赵天祥所说,我们是一家人。邱开务实、杜凌尖酸、赵天祥仁厚、李小牛淳朴,已然是吴昊最信赖的人。

  月出东山之上,院中树影婆娑,吴昊与杜凌几人坐在院中商议四方来信。永宁公主围困洛阳,高霄执意要弃城而逃,率领军队投降唐芬,徐谦驻扎冯翊,原本是接应高霄,不想城中兵变,朔方老将王荣杀高霄,重新率将士闭门固守。这位王荣就是王由的亲哥哥,唐芬破长安城,王由率最后两百名士兵守卫阁楼,力战不敌,誓不投降,与高太清一起葬身火海。王荣却杀了高太清仅存的最后一个儿子,赵天祥不由得唏嘘,但又被杜凌嗤笑,高太清与高云都是宁肯吊死也不会投降的血性汉子,高霄却以十万之众投奔杀父仇人,王荣与王由都是高氏腹心,弟弟与高太清殉葬,哥哥替高太清杀了逆子,真是满门忠烈。杜凌看事情总出乎伦理纲常之外,乍一听荒谬至极,却总能落于情理之中,赵天祥识趣,不和他争。洛阳守将王荣和贺心泰都是百战名将,永宁公主围城两个月,毫无进展,淮南萧昭趁机攻打永宁公主治下之寿春,永宁公主留下驸马吴宜泽守洛阳,她亲自率兵五千救寿春。幽州方面,公孙珣与契丹人打,大败于饶乐水,死伤万余人。战场上拿不到的东西,更不可能在生意场上拿到,河北与契丹的交易变得异常艰难,契丹人的马匹、香料、药材、兽皮价格飞涨,他们带着军队,拿着羸瘦的马、零碎的毛皮,要求河北各州郡高价买下,没有人敢拒绝。大户们纷纷指责公孙珣办事不妥,轻易挑起战端,打破了边地长期以来的太平。莫州、沧州的大户刘玄、朱同等人甚至抽出自己的人马,另辟商路,走海道向江南贩运。公孙珣能留下的只有几个和公孙大娘合作了十年以上的老伙计,能控制的地区也由河北北部的七个州退缩在幽州一州之内,吴昊不由得心有戚戚。然而公孙珣起家的基本盘还是优越太多,不愁东山再起。唐芬倒没有急着东出,在关中整并军队、安顿流民,倒是有长乐久安的架势。一个月前的天下还风起云涌,战事沸腾,仿佛战争马上席卷全国的每一个角落,一个月后,除了河南战场永宁公主与洛阳王荣、贺心泰还在胶着,天下倒是大有偃旗息鼓的意思。而河东要何去何从?

  几人正在商议,门房来报告说左丞相崔展来访。自吴昊查到那座被遗忘的仓库,这位老人便托病不出。今日他竟然主动上门,还是乘夜来访,吴昊心知有事,示意诸人回避,将崔展延入堂中。崔展只带了一名老仆,简易至极,让人惊讶。进屋坐定,崔展方道出心事,是想将太原的军政、民政总归于吴昊。崔展是个有良心的人,有良心的人反而会加倍痛苦,尤其是在乱世。崔展提醒吴昊,上次征粮,他杀了龙门王氏嫡长子王冲,王氏家族在河东绵延八百年,势力盘根错节,将吴昊视作眼中钉。高云覆灭后,其帐下将领王果率残部七千人肆虐于朔方,其衣粮即龙门王氏暗中资助。契丹势力强盛,王果有勾引契丹入寇的迹象,恐怕要吴元帅亲自去一趟朔方。崔展不是不知,太原的仓储多被世家大族盗用,不然大周国之北都的仓储怎么可能在不到一年就消耗一空。崔展知道他们会盗用,但不知他们宁肯粮食被河水泡了,烂掉,也不给饥饿的百姓吃,不给拼杀战场的士兵吃。他闭门思考了几日,终于下了决心。他抬头望着吴昊,他的脸瘦削、眼窝深而有不由得心有戚戚。然而公孙珣起家的基本盘还是优越太多,不愁东山再起。唐芬倒没有急着东出,在关中整并军队、安顿流民,倒是有长乐久安的架势。一个月前的天下还风起云涌,战事沸腾,仿佛战争马上席卷全国的每一个角落,一个月后,除了河南战场永宁公主与洛阳王荣、贺心泰还在胶着,天下倒是大有偃旗息鼓的意思。而河东要何去何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