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太原(8)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相比于太原以及太原以南地区,朔州並沒有大的战乱发生,但一路随处可见的仍旧是村郭凋敝,寂静而荒凉。吴昊一行人走到中午,饥肠辘辘,好不容易望见前面一座小村庄。宁清认得这里,他曾跟随太守邓宽至此地劝农,在村口的大槐树下喝过茶。而槐树下的小茶摊早已不知去向,八月的中午仍旧燥热沉闷,空气仿佛静止了,只听到一阵一阵的蝉鸣,树下横七竖八躺着十几具尸体,走近后才闻到一股浓烈的腐臭味,肉体已经开始腐烂,他们死之前並沒有挣扎,身上的背囊还在,更像是被人突然杀死。吴昊长年在战场上的死人堆里摸爬滚打,看这尸首,应当也只是死了两三天而已。王果已经死了十余天,朔州境内早已肃清了流兵。他望着宁清,眼中带着探寻的意思,是谁杀了他们?

  吴昊心情沉重,伫立良久,方开口道:“李守敬,你长年流动于朔州各乡县,以承办乡亲们红白喜事宴席为生,应当见过不少人。可知此处是什么村,村口死难的是什么人?”

  村子倒是好认,是方庄。但人就不好说了。李守敬掩着口鼻凑近了看,尸体已经有些腐烂,身上飞满了苍蝇,蚂蚁从耳中、嘴里爬出来,爬到尸首下面。李守敬端详了一会儿,顶不住恶心和恐惧,胸口一阵痉挛,转过身一阵呕吐。吴昊轻轻拍着他的后背,道:“难为你了。没有认识的吗?”

  李守敬艰难地摇摇头:“没有。”

  吴昊一阵失望,他亲自翻过尸身,将背囊等解下来查看,里面除了换洗衣物,一些散碎铜板,一只银镯子,一块发霉的米饼,别无他物。吴昊又逐一翻检每个人的口袋,没有任何可以证明身份的东西。众人见吴昊本人尚且不避腥污,李守敬强忍着呕的冲动,一一查看,突然道:“这个人我认识。”

  只见那个人国字脸,花白胡子,浓黑眉毛,左侧脸颊一颗青黑色的痣,李守敬道:“这是村里的老方伯,快六十岁了,两个儿子,一个儿子已经死了,他大孙子娶亲时曾找我们做宴席,是个极其和蔼的老人。”

  整个村子全部死亡,在乱世本是常见的事情。吴昊率人隐匿于太原附近的深山中时,曾多次遇见。他的士兵们本来大多数是流民出身,每次遇到死难百姓,士兵们就自发埋葬,每埋一次,赵天祥就哭一次。吴昊说:“你先去村中找几把趁手的铲子。”

  那随从忙不迭去了,不一会又回来,道:“大人,不好,不好。”宁清道:“什么事大惊小怪的。”

  那随从道:“都是尸体,都是。村里人全死了。”

  不奇怪啊,村中若有活人,定然不会让这些尸烂在这里。众人就在槐树下栓了马,一进村才发现,村中的房屋已经被烧掠一空,到处都是颓圮的墙壁、烧得乌黑的房梁、只剩半截的白杨树。村中寂静、荒凉、残败,野狗在大路上舔舐骨头,乌鸦盘旋于房顶上。他们在村东一个大坑中发现了村子中的人,尸体已经高度腐烂,一些甚至只剩下皑皑白骨,一些人死后还保持着格斗的姿势,被人用钝器当头一下打在泥土里,尸身之下又冒出新的草芽。

  两处应当不是死于同一时间。从腐烂程度看,坑中的尸首至少也死了一个月了,应当是死于乱兵,他们将村民驱逐于坑中一齐杀死;村口的尸体应该是这两天被杀的——不过村口的人为什么被杀?什么人杀的?”吴昊和宁清同时想起了宁清奏报上的话,他们二人对视了一眼,心情沉重。

  “没想真给你料定了,他们竟然真的敢下手。”吴昊道,“再去附近几个村庄看看。”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