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太原(10)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在朔州各县走访了三天,吴昊意识到问题比想象中的更严峻。那些大户不止是侵吞百姓土地、假扮流兵暗杀百姓。只刘庄刘青,前户部侍郎之子的庄上,就侵吞了三千多百姓,周边七个村庄被掳掠一空,危害甚至大于乱兵。吴昊让宁清、李小牛、李守敬、段广怿等人按照上述几条,继续暗访,务必将朔州境内的所有大户的情况都一一摸清。

  潜伏、渗透、侦查、踩点,本来是行军打仗经常做的事,这对李小牛等人来说简直小菜一碟。五天之后,吴昊就拿到了全部的资料。在朔州衙署的长廊中,长廊下的菊花正迎着秋霜开得倔强,吴昊对宁清道:“该叫他们来谈谈了。”

  宁清向各县乡移书,皇帝刚刚登基,一切草创未就,人才短缺,鉴于此,右丞相、天下兵马大元帅吴昊将于八月二十七日在朔州城大摆宴席,邀请朔州各乡绅们来赴宴,拣拔人才,商讨复兴安民之策,以共襄盛举。本来前几日宁清在平鲁罚没樊升一家,朔州大户都杯弓蛇影,以为宁清必定有下一步动作,他们暗中观望了几日,并没发现异常,连朔州城中的眼线也只是回书报告说吴昊除了前几日出门狩猎之外,这几日都在忙着整顿军务,和宁清商讨选拔人才的对策规则等等。这帮人都放下心来,想必吴昊只是做做样子,那些难民是吴昊亲自从战场上救下来的,岂能坐视不管?况且那樊氏也太大胆了,撞到枪眼上了还不知收敛。既然是吴元帅亲自主持宴席,是难得的在当权者面前刷脸的机会,岂有不去的道理。因此乡绅们一收到书信,就打点了礼品,准备赴宴。

  朔州城提前三天就热闹起来了,宁清家门口车马填咽,宁清本意要拒绝,窦英笑道:“此时正要麻痹他们,要收。”只是命管家将所有礼物都登记造册。他们向宁清打听吴昊的为人、喜好,宁清都笑而不语。宴会地点设置在朔州都督府衙署大堂中,堂中收拾得整整齐齐,正中央摆着一张大方桌,并无严格的上尊下卑的意思,只是按照年齿顺序略排一下座次,众人不禁振奋起来,个个摩拳擦掌,一定要大显身手。正屏息等待,只听得一阵脚步声响,吴昊大步流星地走来,身后跟着李小牛等。一边走一边笑道:“我来迟了,让各位久等。”

  众人纷纷站起来行礼,吴昊摆手示意免礼,道:“按流程,我先点一下名,也算认识一下诸位。前户部侍郎刘腾之子刘青、前兖州长史张易之孙张春张居士、前左卫将军李尧之孙李名、皇商冯宝之子冯吉、前大理寺卿周邦之孙周楚、太乐令夏缙之子夏余,还有王元,乃前马邑丞之子,现任朔州吏曹书记。共计七位。”

  吴昊笑道:“这次选拔,不问门第高低,只考真才实学,我若问起,诸位须尽力解答。但能劝农力田者、保境安民、精于筹算、熟悉山川河流、娴于弓马刀剑,本官都会不拘一格地录用。但是诸位须尽力,如果应答失旨,不得其要,纵然是我有心抬举,那也不能不割爱了。”

  众人面面相觑,不由得小声嘀咕,窃窃私议。吴昊扫了一下席间,问道:“诸位还有什么疑虑?可以提出来。不然,我们这就开始了。”

  只见坐在最末的夏余站起来道:“草民有一事不明。往年朝廷举士,都是考诗赋、经帖,举孝敬父母、道德醇厚者为官。今日元帅所列的几项,诸如劝农力田者、保境安民,往年问策不会问这个;至于精于筹算、娴于弓马,只不过是末流小技,不能登大雅之堂。”

  吴昊笑道:“问得好。这里不是说诗赋不好,以诗赋取士,却不免有缘木求鱼之嫌。以宁大人为例,宁大人日常政务是写诗吗?我的日常政务是写诗吗?当然!你们心中肯定会笑,吴元帅还是太小看诗词了。我知道你们的圈子,也知道你们的路数,先在乡中诗歌圈子里四处活动,打开名堂,再到州中扩大名气,获得州郡报送的资格。这一套对你们来说轻车熟路。京中人才济济,如何出人头地?跻身京圈高端诗人群。怎么挤进去?各种手段都有。前朝宰相田崇卿、当代文宗,主持文坛二十年,他在街上走着,有人撞到了他的轿子,推搡之间,被田崇卿听到,问是谁,干啥的。是个吟诗的秀才,名唤甄岛,走路时在琢磨‘僧敲月下门’好,还是‘僧推月下门’好,和轿夫撞了个正着。这等小事,有什么想不开的?田崇卿岂不明白,这又是个想博出位想疯了的人,但街上已经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他也不好发火,且作为一代文宗、三品大员,如果这点小事都不搭理,传扬出去被老百姓说他是浪得虚名怎么办?田崇卿就告诉他,用敲字,清越,着力吹嘘了一番,赢得街上一片喝彩,传为美谈,那位痴吟的秀才,当年也果然一举中第。但从此朝廷官员出行,准许带卫士,提前清道,街上居民商贩叫苦不迭。后来大家也都看到了,那田崇卿是什么人,高太清攻打洛阳,洛阳兵精粮足,他不抵抗,直接投降。唐芬攻打长安,他又出卖高太清,投降唐芬。他本就是一个为了一己尊荣、不惜名节的无耻之徒!你们现在还做这种梦!我就说,别想了!高太清叛乱,太后问御敌之策,满堂大臣,支支吾吾,束手无策!现在大乱之时,随时随地爆发战争,‘僧推月下门’能御敌吗?百姓被屠戮殆尽、流离失所,十室九空,‘疏雨滴梧桐’能让百姓安居乐业吗?你说弓马刀剑为末流小技,不登大雅之堂,且问如嫌。以宁大人为例,宁大人日常政务是写诗吗?我的日常政务是写诗吗?当然!你们心中肯定会笑,吴元帅还是太小看诗词了。我知道你们的圈子,也知道你们的路数,先在乡中诗歌圈子里四处活动,打开名堂,再到州中扩大名气,获得州郡报送的资格。这一套对你们来说轻车熟路。京中人才济济,如何出人头地?跻身京圈高端诗人群。怎么挤进去?各种手段都有。前朝宰相田崇卿、当代文宗,主持文坛二十年,他在街上走着,有人撞到了他的轿子,推搡之间,被田崇卿听到,问是谁,干啥的。是个吟诗的秀才,名唤甄岛,走路时在琢磨‘僧敲月下门’好,还是‘僧推月下门’好,和轿夫撞了个正着。这等小事,有什么想不开的?田崇卿岂不明白,这又是个想博出位想疯了的人,但街上已经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他也不好发火,且作为一代文宗、三品大员,如果这点小事都不搭理,传扬出去被老百姓说他是浪得虚名怎么办?田崇卿就告诉他,用敲字,清越,着力吹嘘了一番,赢得街上一片喝彩,传为美谈,那位痴吟的秀才,当年也果然一举中第。但从此朝廷官员出行,准许带卫士,提前清道,街上居民商贩叫苦不迭。后来大家也都看到了,那田崇卿是什么人,高太清攻打洛阳,洛阳兵精粮足,他不抵抗,直接投降。唐芬攻打长安,他又出卖高太清,投降唐芬。他本就是一个为了一己尊荣、不惜名节的无耻之徒!你们现在还做这种梦!我就说,别想了!高太清叛乱,太后问御敌之策,满堂大臣,支支吾吾,束手无策!现在大乱之时,随时随地爆发战争,‘僧推月下门’能御敌吗?百姓被屠戮殆尽、流离失所,十室九空,‘疏雨滴梧桐’能让百姓安居乐业吗?你说弓马刀剑为末流小技,不登大雅之堂,且问如今天下,何处可以安放一张书桌?遑论大雅之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