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太原(12)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吴昊笑道:“我明白了。”

  九月九日,重阳节。吴昊亲自处理狱中案犯,一一厘定事由轻重,裴政、裴岩已死,李氏家族李敏、李玮,太原王氏家族之王凭、王详、王典五人为元凶首恶,被流放在朔州平鲁县韩庄村,与村民刘伯等一起劳作,终身不得复籍为民,每半个月写劳动报告,其余人等或杖或笞,全部在军营屯田中效力,十年到五年劳作不等,与流民士兵们一道吃、一道睡、一道干活。对于这些自知必死的人来说,能逃出生天,已经是喜出望外了,但同样要求他们每个月写报告,这些报告由吴昊亲自批复。他们往常都是锦衣玉食的贵公子老爷,哪里受得了,又犯了酸刻毛病,报告中都是阴阳怪气的阴话,甚至有人专门以“愁思”“伤痕”等为主题结社赋诗,刻印诗集,在读书人中大受欢迎。对此,吴昊一笑置之。

  崔展早就将全族十万顷土地全部上缴,只留下几百亩薄田供全家衣食之用。至此,昔日在河东煊赫一时的四大家族王氏、李氏、崔氏、裴氏,尽皆荡平。吴昊开始在河东大规模地清算土地,安置流民,遣奴婢为良民,发放粮食赈济饥民等等。

  太原的动荡变化,让龙门王氏惊惧不安。王果覆灭,推测吴昊已经拿到了王训与王果勾结的证据,吴昊却迟迟不动手,或是证据在意外中被一把火烧了?裴政政变失败,龙门王氏也有参与其中谋划,河东几大家族被一举荡平,吴昊岂会单单放过他龙门王氏。危若累卵的家族命运让他顾不上丧子之痛。王氏族长王茂六十余岁,与吕梁山道士们混在一起,长期蛰伏于丹房,族中主事的是嫡长子王训。王训为人刚猛,勾结王果,联合裴氏几大家族,都是他出面主持。但吴昊以席卷之势整顿河东,几大家族陆续被荡平,龙门王氏就被吊在这一系列因果之下,悬念随时会跌落。龙门王氏已经在河东绵延八百年之久,而现在整个家族命运正在倒计时,不知还有几天、几个时辰、几刻钟,他开始慌了,危若累卵的家族命运使他顾不上丧子之痛。

  他带人去找父亲,父亲正打着赤膊,率领两个小童一起捣制黑乎乎的药泥,完全没有书香世家之族长的样子。他占了两个时辰,父亲理都没理他。后来,等父亲将那一团药泥放在一个泥坛中,架在火上慢慢煎起来,命一个小童守着火,一个小童不断地搅拌那药泥。父亲埋头记录流程,这才看了他一眼,道:“你来干什么?”

  他料到父亲会这么问,他知道父亲嫌弃他,但他的长子王冲,却是父亲一手带大,在王冲的事情上,他倒是可以不用顾忌父亲的威严,流露一些真情。他开口道:“父亲,冲儿死了。被敦煌都督吴昊杀了。”

  说着,已经是泪流满面。他父亲只是顿了一顿,脸上的表情凝固了,抬眼看这院子里,好像在找什么,又好像眼中什么都没有,如此片刻,他道:“生死有命。你去吧。”

  “父亲!那可是你的亲孙子啊!”

  他父亲不为所动,继续埋头奋笔疾书。王训见此情形,知道再赖着不走,父亲定然要打他,只得将换洗衣物、时鲜果子等丢下,带着家奴退了出来。自他记事开始,他的父亲便沉迷于烧丹,甚至经常将他捣鼓出的不明液体拿给他喝,有一次喝得他唇色乌青,差点丧命,母亲强制给他灌下催吐药,才保住了一条小命。后来他又变出什么乌丹、什么金丸、什么云浆、什么仙露给儿子吃,都被母亲强行拦住。父亲就用自己做实验,母亲多次苦劝不听,老头儿反而暴跳如雷,说是为修仙历劫,从此愈发癫狂,视众人为凡胎浊骨,再不和府上往来。

  王训嗤笑了一声,自己也真是慌了神了,居然去找父亲讨主意,父亲根本不在乎。王训已经派了两拨人去长安,都毫无音讯,不知是被龙门驻军截获,还是唐芬根本不相信他?他坐在房中,眼下唐芬是唯一一个可以援接他的人了。他决定加大筹码,写信与唐芬,假若出兵河东,可将家中所藏十万石粮食悉数奉与唐芬。

  五日之后,唐芬复书,命令他将龙门津渡口的驻军拔下,接应徐将军。徐谦率领两万士兵,将于三日后抵达龙门渡。

  邱开的主力都驻防在蒲关,龙门驻军只有三千人。王训点检府中精壮家丁,整束行装,准备在徐谦渡河之前将龙门渡口驻点拔下。正准备出发,只听得黑夜中一声巨响,如惊雷,将众人吓了一跳。王训冲出去,只见一盘圆月当空,并没有下雨。再看府上西北角火光冲天,家仆们乱糟糟地去救火。他才知道,可能是父亲捣鼓的什么东西炸了。他带着几个家丁冲进后院,那座炼丹的茅屋被烧得干干净净,两个炼制药泥的小童也被炸得血肉模糊,死在火海中。幸运的是他的父亲此时正在水井边淘洗药碾子,躲过了一劫。他长吁了一口气,而他的父亲却疯了似得,命令家丁冲到火里去救他的药方子,三十多年来他每次炼丹的笔记记录,足足记了两个大书柜。此时还要怎么救?大火直冲夜空,那两个书柜早已化作灰烬。他使唤不动家丁,就亲自往火里冲。被王训一把抱住,连拖带拽地拽到了内院,关到一空房子中,命人好生看着。他便带人出去了。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