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龙门(1)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邱开派来固防龙门渡口,虽然只派三千人,但为首的薛贵是跟随吴昊从敦煌一道辗转到内地的元老宿将之一,其战斗力不容小觑。这三千人的营房正修在龙门渡口旁边,如不拔下,徐谦的五万人也只能望河兴叹。王训一行人沿着月光悄悄奔袭至渡口,却见营房中灯火通明,这个时间士兵们居然还没睡觉?王训气急,应当是他的混账老爹那一声巨响,惊动了大伙儿。他们伏在附近的树林中,直到半夜,那营房中也不见消停的意思。如果不能一击而中,估计等不及徐谦渡河,他府上老幼都会被屠戮殆尽。想到这,他悻悻然带着家丁们折了回去。还没到家,远远就看到府门口站着两个卫士,还停着一辆马车,看车轮规格,侧耳听到里面吵吵嚷嚷的,他心中一惊,怕是吴昊的人来了。转念一想,岂有半夜捉人的道理,那和贼有什么两样?于是他连忙率人向后门悄悄奔去。且喜后门安安静静,并无异常,他命看门的老伯进里面打听官府所来是为了何事?一刻钟之后老伯就回来报告道,是老爷的丹房烧了,惊动了官府,那龙门令刘老爷正在前院厅中等大爷呢。

  龙门令刘介是王训的故交,全靠王家一手扶持才当上的龙门令。王训这才放下心来,进了府中,换了家常衣服,大步到前庭。这才发现,不止是府门口,前庭的甬道上也站了满满的两排武装到牙齿的甲士,显然不是寻常的拜访。堂中灯火辉煌,灯下赫然坐着的还有龙门驻军总管薛贵!那刘介也只是陪坐一旁而已。也难怪,刘介一人的话,不可能带这么多卫士陪同,更不可能夤夜来访。他一惊,难道是自己的事情败露了?却又不像,不然府中上下早就被包围了,还能容他从从容容地自后门进来?他心中惊疑不定,但脸上却一团和气,三步两步走进大堂中,笑道:“薛总管和刘老爷光临寒舍,鄙人真是受宠若惊!请恕草民迎接来迟!”

  那薛总管并不搭理他,刘介向王训略一拱手,道:“你是去了哪里?让总管大人在此等候了足足一个时辰!”

  王训大吃一惊,果然是被他猜中了,那看门的刘伯年老昏聩,没有打听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竟然这样就害了他,但刘介的语气好像更多的是埋怨。这个时候一定不能松懈,可要编一个什么理由呢?他灵机一动,道:“父亲偶感微恙,草民出门找大夫去了。”

  刘介换了一副脸色,对薛总管笑道:“大爷一向是个孝子。薛大人来这里,不为别的,只是问你府中无端一声巨响是怎么回事?”

  原来真的是为这事儿!王训长舒了一口气,道:“回禀大人,是小人父亲沉迷道术,热衷于炼丹,今夜或许是炼丹的小童不小心碰到了什么东西。”

  薛贵这才开口道:“哦?碰到了什么东西?”

  王训道:“草民其实也不知道是什么,那时我正准备睡觉,突然听到一声巨响,我来不及穿鞋就跑过去,等到了才发现整个房子都烧着了。”

  薛贵点点头,道:“去看看。”

  王训忙领着二位大人到后院,众士兵开道,火已经扑灭,地上都是漂浮着灰烬的湿哒哒的泥。残垣断壁中间有一个直径三尺的坑,薛贵吃了一惊,难道真的有飞升之事?

  估计王茂无论如何不肯接受,自己苦练了一辈子道术,反倒是两个粗苯的童子先飞升了。但一个虔诚的道教徒是不可能否认神迹的,更不可能去冒犯已经成了神的童子。他突然开口道:“正是,老夫的两个小童飞升了。”

  那薛贵显然对此深信不疑,很感兴趣,道:“好事,本官要将这祥瑞奏报朝廷。就在丹房原址就建一座双子庙,如何?”

  王训内心冷笑一声,什么飞升,分明看到他们被炸成了碎片。既然没有什么大事,薛贵又亲自下令,庙自然得建。他满口应承下来,好生发送了两个父母官,已经是午夜时分。他这才坐下重新谋划偷袭之事。看得出来,那个薛贵十分迷信,对飞升的事如此上心,何不在修庙之时把他请来,在此斋戒?这下龙门的驻军就好办了。他让家丁连夜收拾后院,在那直径三尺的炸坑原地,建了一座祭台。第二日中午,王训亲自去龙门驻军营地请薛贵来拈第一炷香。薛贵大喜,只带了几个随从,便跟随王训到了府上。进了第一道门,只见堂中早已铺了一桌子的酒肉菜肴,几个丫鬟拿着漱盂、水盆站着,王训笑道:“草民以为,薛大人诚心敬神,自是需要沐浴斋戒。但不能苦了几位弟兄,因此自作主张,在此略备几杯薄酒。还请大人示下。”

  薛贵一心在童子飞升之事上,也没多想,道:“可。”

  几个随从乐得自便,都留在了前院。王训引着薛贵进了第二道门,沿着长廊蜿蜒至一僻静暖室,是一个装修豪华富丽的浴室。薛贵沐浴已了,王训亲自捧出一套石青色蚕丝道袍,与薛贵换上。二人逶迤至内院,进了角门,但见门内站着一列的家仆,个个手持大棒,薛贵惊道:“这是何意?”

  待要走已经来不及。那些家仆三步两步追上薛贵,将他五花大绑起来。王训笑道:“薛总管,亏你是吴昊帐下的大将,竟然这都看不懂吗?”<瑞奏报朝廷。就在丹房原址就建一座双子庙,如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