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胡弩镇风云(3)近况第3/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袄教?护教使者?”

  (乌浒水,后世阿姆河,珍珠河,后世锡尔河)

  白孝德笑道:“大郎,你在葱岭长大,不会不知道袄教吧”

  孙秀荣摇摇头,“我只听过拜火教、光明教、魔教,没听说过甚袄教”

  “哈哈哈”,白孝德见孙秀荣不似作伪,不禁大笑起来,“那拜火教、光明教实际上说的就是袄教,如今乌浒水、珍珠河一带信奉的多半是此教,而那甚魔教实际上是摩尼教,是从袄教里分化出来的,如今在安西、北庭一带也有许多人信仰,听说还传到了漠北一带”

  孙秀荣突然想到了一事,“镇将所信何教?”

  白孝德笑道:“不瞒大郎,白家世代尊崇佛家”

  但孙秀荣却晓得,他这只是面上的话,白家世代尊崇佛教,不见得他白孝德也是如此,但他不愿意说,自己也不好再问。

  白孝德继续说道:“边中丞吃了这么一个大亏,自然恼火万丈,他是在瓦罕谷地遇到马贼的,自然不敢再从那里回去了,他在钵和州养伤的时间里,已经将自己在那里的遭遇飞马报给了盖节度,盖节度已经严令葱岭守捉城、钵和州守捉城出兵清剿葱岭高原上的马贼了”

  “可有结果?”

  “有了,说起来还要感谢一人”

  “哦?”

  “在疏勒镇,有一位田曹参军封常清,此人热衷于农田水利之事,实际上还兼任着疏勒镇的法曹参军一职,为人极为精细,发生边中丞遇袭一事后,盖节度便责令夫蒙灵察镇守使督办此事,镇守使是一个精细人,便想到了封常清,于是封常清便带着大约百骑来到了瓦罕谷地,最终还是发现了端倪”

  “马贼非常厉害,袭击边中丞等人时头上、面部蒙着黑布,让人摸不着头脑,但封常清还是发现了他们埋葬边中丞随从的地方,并从现场的遗物以及随从们的伤口发现了端倪”

  “结果是?”

  “当时在葱岭一带有两股大的马贼团伙,一伙是突厥人,一伙则是象雄人,按照封常清的推测,当时这两伙马贼勾结起来了,否则也不会让边中丞只剩一人逃脱,要知道,每年的跳荡营也有不少人进入到他的牙兵里,战力也是不可小视的,能够一举将其随从全部拿下,马贼至少有百骑以上才是”

  “好一个封常清,竟能从伤口、脚印、马蹄印推出上述事情,由于突厥马贼一向在钵和州附近活动,便责令钵和州府兵清剿,而象雄马贼一向在葱岭附近活动,便责令葱岭守捉清剿了,在边中丞的亲自督办下,很快拿住了那一伙突厥马贼”

  “不对啊”,孙秀荣插道,“突厥马贼既然得手了,怎会还在钵和州一带逗留,他们肯定要去乌浒水流域将赃物尽快脱手才是呀”

  “大郎说的是,钵和州是我国新设之州,守军都是从安西都护府派过去的,由于要遥控乌浒水上游诸国,战力非常强横,很快在护蜜国发现了马贼的踪迹,最后顺藤摸瓜,最终抓获了绝大部分马贼”

  “至于象雄马贼,新任葱岭守捉使边效忠却是一筹莫展,葱岭守捉所辖区域实在太大,更兼高山深壑纵横,想要找到马贼的隐身之处殊为不易,不过按照封常清的推测,象雄人毕竟对以前象雄故地较为熟悉,没准沿着徒多河某条支流来到了昆仑山南麓也说不定,便责令本将查访”

  “结果呢?”

  “先不说此时,钵和州的人抓到一部分突厥马贼后,审问之下又有了新的发现”

  “哦?”

  “有人提前透露了边中丞等行踪,才会让两伙平时没有往来的马贼纠集在一起”

  “什么人?”

  “这倒没审问出来,估计要着落到象雄马贼身上了,还别说,这封常清还真不是一般人,这象雄马贼确实沿着徒多河支流来到了昆仑山以南!”

  “啊?!”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