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计退刘备 入主徐州第2/2段
陶谦自从与曹操结怨以来,心里十分害怕,担惊受怕被灭门,原本年纪就大,现在更加憔悴了。
“徐州得到大家齐心协力终于把曹操赶出徐州了,大家喝的尽兴一些。
我年纪大无心争雄了,但是徐州需要一位能者主事,今晚我就借此机会选出一位贤才当此大任。”
大家一听,你一言、我一语,以陈圭陈登父子、糜竺、王朗地方势力家族选刘备居多,琅邪国、彭城国也有不少名望大族支持张蓬。总体上这一局刘备胜了。
征询几个郡国太守、国相都是选择张蓬,但是太守、国相都是任职数年的官员,任期满后就离开了。要是在大汉盛世,太守实力强于地方豪强,因为有大汉撑腰。乱世那就是士族豪强更厉害。当然割据的太守比如袁绍就是勃海郡太守,强到极点。
最后陶谦拿出州牧官印走到了刘备面前。
“玄德,众人都推你为徐州州牧,你看?”六十二岁老态龙钟的陶谦,说完看了手上的官印,意思是你想要当就开口吧。
刘备何等人,第一次那么明显的直接开口让我继任徐州,我都推了。这一次如此模糊不清,得装一装,让那些士族豪门家族多次恳求完以后,我再三推让,如此可以获得更多的仁德名声。
“陶公,备不忍心徐州百姓遭受曹操奸贼屠杀,奔走数百里来到徐州,解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万万不敢领徐州牧一职,您还是另选他人吧。”刘备故意推辞,心里在盘算,陶谦等会再让徐州,是拒绝还是接受,还是等第三次拒绝之后,等地方士族豪门家族一再相邀再接受。毕竟琅邪国国相张蓬也是徐州牧争夺之一。
这时刘备才看到田豫对刘备暗示,陶谦要是再让出官印要马上接下。
可是出乎意料的是,陶谦拖着快要被榨干的躯体,一步一步走到了琅邪国国相张蓬面前。
“曹贼两次来屠杀我徐州,琅邪国功劳最大,这也是有目共睹的。既然玄德觉得难以堪当此任,那就有劳久远(张蓬字久远)接下徐州牧官印,带领徐州百姓在乱世之中走出一条生路。”陶谦说完把佩绶紫色的官印给了张蓬。
刘备以及刘备的智囊田豫傻眼了,关羽张飞更是恨恨顿胸垂足。
“陶谦老儿,刚才还好好说让我家哥哥当徐州牧的,怎么突然就变成了琅邪国国相当了,我哥哥乃是中山靖王之后。”在张飞眼里,谁当这个徐州牧都不合适,唯有自己哥哥刘备最合适。
“翼德兄弟,这徐州牧可不好当呀,你看徐州彭城国遭受如此大的破坏,又错过了耕种时候,至少需要一百万石粮食才能度过此难关。
既然接受了徐州牧,我就不能让治下的百姓受到饥饿,我们琅邪国出一百万石粮食给彭城国度过难关。”张蓬首先解决了彭城国饥饿问题,可把彭城国国相薛礼感动的哭了,也得到了彭城国的士族大族的认可了。
“这一点有何难,众多徐州本地士族都支持我家哥哥,一百万石粮食算不了什么。”张飞如此这一说,可把徐州本地士族吓得够呛,那可是把自己引向与日后的徐州牧作对。
“哦,我不信,刘备可是投靠公孙瓒的人,这么快就能自立门户了。”张蓬用话激一下张飞,让其说出是谁,其实刘备智囊田豫很厉害,张蓬知道各方势力以及刘备不会让张飞说出来的。
但是张蓬这样一逼,大家就会觉得跟刘备合作太不靠谱了,起到敲山震虎作用。张飞刚想说,被刘备打断了,把那些士族吓得不轻。
果然张蓬看到有些人脸色特别难看。
接着陶谦奖励有功人员,各郡国都来给张蓬道喜了。既然事情已经定了,徐州本土势力也纷纷给张蓬贺喜。
刘备两千多骑兵也被田楷派人来取,袁绍、公孙两人打得水深火热,原本公孙瓒一直压制着袁绍,谁知道公孙瓒杀了刘虞以后,胜利的天平慢慢倾向袁绍。
袁谭也凭借着招募新兵,以及袁家这块金字招牌招牌,得到了一些良将大才投靠。平原10县已被袁谭占领了一半。田楷于是派人向公孙瓒要了五千匹战马,公孙瓒派赵云领一千骑兵护送战马给田楷,然后留下来帮助田楷对付袁谭。
刘关张借了田楷三千兵马迟迟不回,田楷这才派人回来催这两千多兵马。
刘备只好把兵马还给了田楷派来的人,并且接受了张蓬安排,带着田豫、关羽、张飞到豫州沛国的管理沛县,这是曹操溃败后徐州再次夺回来的领地。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