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青泥岭第1/2段
王衍接到成都的诏命,并未超出他的预期,王衍不走,是因为知道他这一走,就和当年的张少帅一样,后面再做多少事情,都要背负一个骂名。这对他竞争太子之位,绝非好事。他也知道王建不会真的让他上前线,留在兴元,权且做个吉祥物。
王衍送走普慈公主,当下对唐道袭说道:“圣上派了十二万大军北上,应该没有什么差错了吧。”
唐道袭微微一笑:“若是以前,别说抵御岐兵了,就是拿下凤翔也是不在话下,只是……”
“你还担心那刘知俊?”
“可能是下臣多虑了,魏王从年轻之时,便随圣上东征西讨,颇有智谋,如今兵力是敌两倍,只要不贪功冒进,应是无虞。”
王衍听到颇有智谋几个字,又看看旁边还在练习侧身飞扑的王承肇,突然有点不信了。
“倘若真是前线不利,郑王您这守卫兴元的担子可就重了。”唐道袭语重心长,王衍觉得这个事情不简单。
“使君,您还是仔细跟我说说这个刘知俊吧!”
唐道袭也没藏着掖着,把他知道的关于刘知俊的消息尽数说与王衍听。
“也就是说这刘知俊已经跳过两次槽了!”王衍喃喃自语。
“跳——槽?”唐道袭略微一想,言道:“妙啊,良禽折木而栖,良畜择槽而食。”
王衍面上尴尬,口中“哎,哎——”的应着,知道自己又失言了。
在王衍的时代,跳槽是为了更好的发展空间,而在这个时代,可能仅仅是为了活命。
跳槽跟出轨一样,只有零次和无数次。一个人跳槽享到了甜头,就会成为一种惯性。
王衍辞别唐道袭,回到居住的驿馆,给成都的大舅哥高明毅写了一封信。
……
大军出征,王建亲往送行,是日,旌旗蔽日,绵延数十里,成都城中百姓也纷纷赶来围观这一盛事。
赵温珪设坛祈福,王建领文武百官祭拜天地。
号角声声,健马嘶鸣,众将士明盔亮甲,神色坚毅。
王建亲执一樽酒,递给北路行营都统王宗侃,嘱咐道:“宗侃,切忌冒进。”
王宗侃激动的心,颤抖的手,接过酒樽,一饮而尽:“圣上放心,儿子心中有数!”
……
二十日后,岐地兴州青泥岭。
大雨滂沱,泥泞难行,此间正是李白《蜀道难》中“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描绘的地方。
王宗侃此刻也正如诗中所写:以手抚膺坐长叹。
“哎,这雨得下到什么时候?”王宗侃拿着水囊凑到嘴边猛咂了一口,水中尚有泥水的腥味。
三招讨使之一的王宗贺言道:“魏王,我们深入岐地已有时,却不见岐兵踪迹,是否考虑退回兴元。”
王宗侃看了一眼在旁默不作声的唐道袭,嘴里哼了一声:“我等自成都出征,沿途百姓箪壶浆食,以迎王师,而今寸功未立,就要折返,我等有何脸面面对蜀中百姓?”
“当日大殿之上,圣上已有公论,此行只为扬威,非为取地,如今岐兵知我大军前来,避而不战,已是胆寒之相,不若我们就此退守兴元、西县——”没等王宗贺把话说完,王宗侃就把话打断了。
“行了,你不必说了。”王宗侃将水囊掷于地上:“岐地如稚子负金过闹市,我蜀地若不取,难道留给朱温、李存勖么?”
“魏雨得下到什么时候?”王宗侃拿着水囊凑到嘴边猛咂了一口,水中尚有泥水的腥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