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俏也不争春第3/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苏亦是被旁边的徐蔓推了一把,才茫然地抬起头,然后,看到关老朝着他招手。



这一幕,苏亦多少有些哭笑不得。



也不知道老爷子要玩什么猫腻。



其实刚才自家老子一进门就把他认出来了。



关老就坐在主席台中间,目光一瞥就能见到他,根本就没有任何的遮挡物,这种情况下,他知道老爷子肯定把认出他来。



然而,老爷子认出来他以后,还招手把他喊到讲台作画,这不是逗着他玩吗?



难不成因为他进门的时候,自己躲在旁边研磨不跟他打招呼,以老爷子的度量不至于如此吧?



可在这种情况之下,苏亦也只能硬着头皮上前。



见到他被关老点上台,老爹苏哲也一脸懵圈,刚想说什么,就被关老制止了。



苏亦上台,关老问,“会国画吧?”



苏亦点头,“会的。”



“你应该会。”关老说,“那么我的作品呢?”



苏亦说,“都临摹过,要不,我现场临摹一下《俏也不争春》吧。”



“当然,没有问题。”



听到这话,不止关老笑了,台下台上的美院师长似乎都松了一口气,就连他老爹苏哲都松了一口气。



其实这一切都是有原因的。



不过每一个人担忧的原因好笑都不太一样,有人担心苏亦不会画,会让场面尴尬,也有人担心苏亦提起《俏也不争春》这画,会引起关老不愉快的记忆。



然而,当关老对着苏亦笑,那这一切就不存在了。



如果对关山月的生平或者作品有关了解的话,对《俏也不争春》这幅作品应该不会陌生。



画面中梅花烂漫绽放、细密不透风,但香韵悠远。



这幅画创作于上世纪70年代初,当时中国对外艺术展览中心准备到国外展出,于是把关老请出来作画,因此老的这幅梅花中有一股喷薄而出的情感,也是他笔下诸多梅花作品中有代表性的一幅。



然而,之所以有这幅画,跟他之前的作品《悬梅》枝头向下有关。



这种情况一直到71年,日中文化交流协会赴华交流,负责人之一宫川寅雄指名要见关老,他才返回广州。



不过从此之后关老生活开始回归正常,艺术创作生涯重新开始。



七十年代复出后,关老汲取教训,作品中的梅枝全部向上,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之下,才会有《俏也不争春》的诞生。



仅仅是听着名字,就知道画作的灵感来自于哪里。



所以,苏亦对于这幅画名不陌生,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都是如此。



甚至,苏亦还知道七十年代末直到八十年代后,关老才重新开始艺术探索,达到新的高峰。



实际上,关于关老的作品,苏亦不仅仅知道这一幅,《江山如此多娇》就不说了。



五六十年代的作品,这个时候也不好拿出来。



剩下的就是七十年代的作品了。



毕竟78年以后的作品,还没有诞生呢。



那么这个时代的画作,其实也不多了。



这个时期的作品有:《巨榕红棉赞》《乡绿色长城》在1973年“全国连环画、中国画展览”中,被誉为“新中国山水画范本”,它在关老的艺术生涯,及新中国的美术史中,都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被认为是关老最具特色的代表作之一。



然而,相比较这两幅,苏亦更加喜欢《俏也不争春》,苏亦相信,关老应该也很喜欢。



不然,老爷子怎么会笑呢。



于是,在关老的示意下,他老爹苏哲就拿出来一幅《俏也不争春》挂在旁边,然后让苏亦开始当众临摹。



这一幕,确实很基础,然而,越是这种基础的临摹,越让人心惊,因为苏亦只是简单的观看一下真迹,就开始埋头作画了。



全称几乎没有怎么抬头。



这种情况下,在场的众人都是内行,哪里还不知道什么情况。



这得多熟练才能够做到这种程度就可想而知了。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