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新来的室友脾气有点狗第3/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跟刘立言的高瘦文弱不一样,王凯旋人如其名,宛如一名凯旋的战士,体格健壮,身材挺拔,整个人一米八多。这个年代,一米八的大高个,其实并不多见,就算是北方的汉子也是如此,因为粮食有限,营养跟不上,从小营养不足,很难长个,就算大高个,也都是双眼凹陷,大多数都是长期营养不良带来的后果,这哥们,也差不多,显然,这些年,过的也并不好。



不过能长这样的个头,要不是基因太优良,那就说明小时候,对方的家境还是很不错的。



细细一想,好像也没啥毛病。



这年头,学世界史的,都不是普通人。



要是普通人,怎么可能有这个底气选择世界史。



比如,刘立言,他要不懂法语,怎么敢跟张芝联教授学法国史。



要知道这年头,外国文献可没有那么多译本。



要学世界史,是要阅读外国文献的。



不会法语寸步难行。



也可能刘立言,当初是读法语专业的。



不过要真是对方是法语系出身,第一个选择应该是北大西语系而不是历史系。



跟平平无奇,毫无特点的刘立言不同,苏亦对王凯旋是有印象的。



对他的导师也不陌生。



因为这哥们,也是学世界史的,而且还是研究法国史的。



不用想也是师从张芝联。



这样一来,就热闹了。



苏亦跟马世昌都学考古的,师从宿白先生,刘立言跟王凯旋都是学世界史的,师从张芝联教授。



这也太过巧合了吧。



这个时候,马世昌才解释,“也不算是巧合,是咱们北大历史系的师长有意安排的,就是想让咱们可以彼此学习,开阔一下眼界,不要局限于自己的学科里面。”



苏亦点头,比较认同这个说法。



然而,不是每一个人都认同。



比如,王凯旋,这个家伙就直接吐槽,“这就是乱弹琴,我们俩都是学法国史的,又不是学中国史的,跟考古专业有什么交叉的地方?难不成,你俩还要学法国考古?或者是会法语?”



刘立言听到这话,有些尴尬,劝说,“凯旋,可不能这么说,咱们取长补短吧。”



苏亦却眯着眼睛,望向王凯旋,“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是质疑我们水平不够,不懂法语,不配跟你住一起?”



王凯旋耸了耸肩,一脸无所谓,“我不是质疑,这就是事实!”



苏亦望着,懒得客气,“那只是说明你无知,伯希和是谁,你知道吗?”



王凯旋有些愣住,才说,“伯希和是谁关我什么事情。”



苏亦说,“你研究法国历史,伯希和要是不知道,那我们接下来的谈话,就没有必要进行了。”



王凯旋皱着眉头,“你是说PaulPelliot?保罗·伯希和?”



苏亦笑容有些轻蔑,“看来你也不是不学无术的嘛,那我告诉你,伯希和有一本书叫做《敦煌石窟图录》,这是一本法国原版的书籍。”



王凯旋说,“这跟你有什么关系。”



苏亦笑,“跟我没有关系,但跟马师兄有关系,这本书马师兄在我来北大复试之后送给我了,还勉励我让我多学法语,不过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这本书马师兄都快翻烂了,在十年间都可以把它全部背诵下来,甚至可以说倒背如流。这种情况下,你有什么资格说我们不会法语?”



“说的轻巧,你说会背就会背呢?当我三岁小孩?”



苏亦望着他,“那么你要不要试一试?如果马师兄或者我要是能背诵下来一段原文,你就从宿舍卷铺盖走人,如何?”



一时之间,王凯旋脸色铁青。



然而,他望着苏亦一脸笃定的表情,还真不敢赌。



苏亦天才少年的名头,他是知道的。



任谁读完初中就可以考取北大研究生,只要不是白痴,都知道对方是天才。



既然对方是天才,有啥干不了的?



至于马世昌,对方的水平就更不要说了。



北大考古本科毕业,是有名的敦煌考古专家,伯希和也确实去过敦煌盗卖经书,他真写一本敦煌图录也说得过去。



而,马世昌待在敦煌那么久,真的十年如一日翻看对方的著作,倒背如流是夸张,但要说一点法语不会那是假话。



可,被苏亦这样顶着,他的面子又放不下来,一时之间,王凯旋脸色难堪的要命。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