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奇才金克木第3/4段
然后,王永兴就真的把讲台的位置让给苏亦。
苏亦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在北大的第一堂课,竟然是在王永兴的课堂上而非他导师宿白的课堂。
突然被Q到台上,苏亦也有些猝不及防,但王永兴都知道他叫“小师兄”,肯定对他的情况并不陌生。
苏亦接过王永兴递过来的粉笔,想了想,就在黑板上写了一行字——《1949年前敦煌文献的收集、著录和整理历史》。
想了想,又写了一个名字——董康。
因为罗振玉、跟王国维关于敦煌经卷的搜集故事,王永兴已经讲述完毕,苏亦也不需要去赘述。
“感谢王老师让我上台跟大家分享这段关于敦煌文献搜集、著录和整理的历史。我按照时间的顺序,先给大家讲授一下董康吧。”
苏亦确实要感谢王永兴,这位先生的魄力比他想象之中的还要大。
他原本是过来蹭课的,哪里会想到摇身一变就成为助教。
但这种机会,苏亦并不抗拒。
这个年代,北大历史系有多少个青年教师想要上讲台而不可得。不止,青年教书,就连周一良、田庆年这样老教授也因为历史遗留问题,想要上讲台也不可得。
然而,对于苏亦来说,讲台就在脚下,他有何种理由不好好珍惜。
从这点来说,就能很直观地感受到王永兴对他的欣赏,或者说,王永兴比其他的几位先生更加具有主见。
当然,也跟王永兴的身份有关,他毕竟是北大的教授,跟漆侠先生这些被外聘过来的兼职导师不同,他拥有更大的自主权。
“刚才王老师说两江总督端方让董康通知罗振玉等人,关于伯希和拥有敦煌经卷的情况,那么董康是什么人呢?”
“说起来,这个人的经历还挺传奇的,他是江苏武进人,中华民国时期著名政客。也还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藏书家、法律家、大律师。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董康再次东渡日本留学,专攻法律。民国成立后,董康回国,自1914年起,董康先后任北洋政府任职,职位太多了,我就不跟大家赘述了。抗战爆发后,董康接受日本侵略者之邀,出任伪华北政权的要职,沦为汉奸,1940年改任汪伪国民政府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汪伪国民政府委员。抗战胜利后,董康被以汉奸罪逮捕,1947年病死。但,就是这么个人,对敦煌经卷的搜集却起到关键作用,所以,咱们评论一个人的功与过的时候,并不能从对方政治上的过失而去否定他学术上的成就。”
苏亦话题再次拐到罗振玉的身上,然后才分享董康搜集抄写敦煌经卷写本的经过。
“1922年,董康辞财政总长职,率实业考察团到达巴黎,埋首图书馆抄写敦煌卷子,后又往伦敦抄得《云谣集》等珍贵文学史料。”
“我前面就说过,董康这人因为汉奸罪被捕,而,在咱们中国成为汉奸的人,基本上在早年期间都有留日的经历,他们跟日本方面有着深厚的关系。1926年后,董康避难日本,尔后又三次前往日本,著《书舶庸谈》,著录、抄录了日本公私收藏的敦煌写卷,其中包括日本学者从伦敦、巴黎摄回的写卷和国内流失到日本的写卷(如刘廷琛藏敦煌经卷目录)。”
“1922年,董康游历欧美,在英国和法国,在伯希和等人帮助下,董康查阅了敦煌文书数十部,将六十余种拍摄成照片。学术界有评价说董康是最早主动,为英国藏敦煌文献拍摄照片的中国人。此外,董康还到日本抄录和收集敦煌文献。在日本期间,董康做了大量的访求工作,特别是敦煌卷子、手写本《文馆词林》等。”
讲述完董康的故事。苏亦继续讲述傅芸子的故事。
这位先生的故事,也是从日本开始的。
如果仔细研究的话,就会发现,在近代史之中一些著名的历史人物,不管是革命党还是保皇党,他们这些人大部分都有去日本留学或者避难的经历。
比如,罗振玉、王国维以>
但这种机会,苏亦并不抗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