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请不要鄙视诗人第1/3段
北大历史系分成历史跟考古两块。
历史专业那块,苏亦是半生不熟,或者说似熟非熟。
好些历史专业的授课老师都不认识。
在考古专业这边,却不存在这个问题。
在考古大本营,苏亦可以很自信的说,没有一个先生他不认识。
就算没见过,也曾听过他们的故事,再不济也只能在论文上见过他们的名字。
因此,在北大考古专业蹭课,总有一股莫名的亲切感。
就算宿先生没对他做强制性要求,苏亦也舍不得缺席考古诸位师长的课程。
十年以后,北大从76年开始复课,专业课一直到78年,其实变化不大。
旧石器时代考古由吕遵锷先生讲,新石器时代考古则是由李仰松、严文明两位先生轮流讲。
相比较严文明先生,李仰松先生存在感似乎并不高。但这位先生,也是研究新石器时代考古的,如果学习民族考古的话,这位先生是绕不开的。
因为李先生是我国民族考古学的创始人之一,可以说是师从林耀华先生印象极深。
提到民族考古肯定不能忽略,梁钊韬、童恩正、汪宁生几位先生。
尤其是,汪宁生这位先生对云南民族考古的研究影响太大了。
苏亦读研的时候,没少读对方的著作,有时候,你不读不行。
嗯,跑题了。
还是说回李仰松教授,前世苏亦对他的著作翻看的并不是很多,也有涉略,主要是云大研究民族考古的师兄安利的。
他本科去中大蹭课的时候,
两个人同时开设一门课程,在历史专业很常见,比如,中国通史就由多位老师轮流讲,比如宁可、张光达两位先生都在讲。
世界通史,也是由周怡天跟朱龙华两位先生讲。
其实不止考古专业诸位师长有口音问题,历史专业这边也有,比如周怡天先生,讲课口音也重,讲述世界史的先生都如此,考古专业的师长有口音问题,也再正常不过。
至于商周考古,不用想肯定由邹恒先生讲。
商周考古第一人,并不是说说而已。
秦汉考古则是由俞伟朝先生讲授,作为苏秉琦先生的弟子,他开的课跟苏秉琦先生是重叠的。
七十年代的时候,苏先生已经不给本科生上课了。
秦汉考古自然是由俞先生讲授。
至于,隋唐考古,光听这个名字就知道等于宿白先生。
这么课程,自然是由宿先生上。
其实,这门课全程应该叫“魏晋南北朝隋唐考古”,这个时间段的历史考古都被宿先生包圆了。
嗯,还有原始社会史与民族志是李仰松先生讲授的,在北大,只要跟民族考古有关的,都是李先生在讲授。
还有苏亦最为熟悉的古文字学,这门课就是高铭先生讲授。
说到高铭先生,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带出一个博士生。
北大考古专业这些先生之中,没有成为博导,应该就只有高铭先生一人。
这其中的是非曲直,不足为外人道也。
直到后世,北大考古古文字学,高先生的学生并未能一直传承下去,他的学生,基本上没有人留校北大。
不是不想留。
硕士,想要留北大,难啊。
还有一门古代建筑,光听这个熟悉的名字,也知道是由宿白讲授,这门课程整个北大考古系也只有宿先生能讲授。
早些年,北大考古专业古建筑课程虽然是挂着梁思成先生的名字,但梁先生太忙了,大部分都是由宿先生代课,这一代课就代到现在。
还有考古照相,是由赵思训先生讲授。
这个年代,连北大专门都找一个老师来开一门考古照相,就知道考古照相占据的比重了。
还有另一名重要的专业技能刻考古测量是由张剑奇讲授。
最后一门考古绘图,其实缺人的。
短时间内找不到专门的老师过来开课,其实,宿先生肯定是会的,但,宿先生是领导,都开了两门课了,还要开一门,根本就忙不过来,要知道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