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文献太多看不完怎么办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这个时候,旁边的马世昌也忍不住说,“宿先生讲课言必有据,论证充分,以至于在听到他引述《古今注》、《风俗通》、《图墓书》等文献来讲解墓葬的位置、方向、形制以及器物组合、壁画内容时,会让人有一种穿越时光的感觉,仿佛言之凿凿的宿先生就是那个墓葬丧礼的主持人似的,这种讲课方式,咱们北大考古专业也就宿先生有这种,其他先生不太采用这种方式。”



这点也得到许婉韵的认同,“宿先生的课,大部分都会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大量的文献引用,相互验证,这是宿先生上课的特点,我记得这门课有一节是讲北方地区的鲜卑遗迹,宿先生用考古文物论证拓跋鲜卑南迁路线,时空转换和社会发展、文化演进环环相扣,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方法、逻辑美轮美奂,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所以,每一次听宿先生讲课都是一种享受,但,有时候也很沮丧,常常感慨自己才疏学浅。”



这种感觉,不仅他俩有,苏亦也有,而且还更加强烈。



其实,宿先生的《白沙宋墓》发掘报告,注释极多,里面有大量的文献,台上不少的部分文献都是用重叠的。



但有些部分,白沙宋墓则没有。



毕竟白沙宋墓,是宋代墓葬,今天这节课则是魏晋南北朝隋唐考古,完美避开宋代考古。



但他们之间就没有关联吗?



并非如此。



宋人的书籍,也可以用来研究宋以前的墓葬考古。



比如宿先生列的文献就有一部《玉髓真经》,这书光听名字,都下意识把他归类为武功秘籍,然而,这其实是一部有关风水占星学的作品,宋代张洞玄撰,刘允中注,蔡元定发挥,崔与之补述。被称为风水师看家宝典。



这书,苏亦还是第一次知道,却被列在上面了。



相比较这书,《古今注》就著名多了,《古今注》三卷,晋崔豹撰。



崔豹,字正雄,惠帝时官至太子太傅丞。



此书是一部对古代和当时各类事物进行解说诠释的著作。



其具体内容,可以从它的八个分类略知大概。卷上:舆服一,都邑二;卷中:音乐三,鸟兽四,鱼虫五;卷下:草木六,杂注七,问答释义八。



它对我们了解古人对自然界的认识、古代典章制度和习俗,有一定帮助。



而《风俗通》又称《风俗通义》,东汉汝南郡南顿县(今项城)人应劭著。是东汉应劭所著的一部考释名物、议论时俗的书籍。



要不是宿先生提及,苏亦估计翻都不会翻这些书。



现在嘛。



也是先攒着,等啥时候需要用再翻看。不然,短时间内,他哪里有那么多精力翻看这些书。



再说,考古学要学的东西,又不只有文献资料。



要是连魏晋南北朝隋唐考古讲个啥?研究个啥都不懂,看那么多文献有什么用?



于是,文献列完,宿先生就开始讲课了。



文献很难,宿先生讲课却深入浅出。



什么叫深入浅出,就是用浅显易懂的话把深刻的道理表达出来。



比如宿先生开始上课,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大家知道魏晋南北隋唐这个历史时期包含多少个朝代吗?”



这个问题一出来,就有人笑了。



然而,尴尬的是,真的有人不知道。



于是,宿先生把苏亦喊起来,“你这段时间经常去历史系听课,跟大家说说吧。”



对此,苏亦也习惯了。



台下的学生,更是司空见惯。



苏亦站起来,解释,“魏晋南北朝,又称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主要分为三国(曹魏、蜀汉、东吴)、西晋、东晋和南北朝时期。而南北朝时期,由公元420年刘裕篡东晋建立南朝宋开始,至公元589年隋灭南朝陈为止,上承东晋、五胡十六国,下接隋朝。”



“因为南北两势长时间对立,所以称南北朝。南朝包含宋、齐、梁、陈等四朝;北朝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等五朝。”



“至于隋唐时期,诸位应该都熟悉了吧。这个我就不说了。”



等他坐下以后,宿先生接着他的话说,“三国至隋唐时期的中国历史上经历了从南北对峙到南北统一两个阶段,这种阶段性的变化在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方面都得到体现,其焦点集中在如何通过对周礼古制的尊崇与模仿进行皇权的正朔建设。新中国成立以来考古工作在各方面所取得的重大进展,恰好给我们提供了这种阶段性变化的物化证据。同时,也使我们对中央集权在全国的施行有了明显的了解。这在考古学中主要表现在城址、墓葬、手工业以及中外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