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民族学是如何在中国消亡的第3/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你们感兴趣的话,可以找当年费孝通、林耀华两位先生的合著的文章《当前民族工作提给民族学的几个任务》看,里面涉及到具体的内容,我就不赘述了。”

  “我主要想讲的是,这一段时间,咱们国内的民族识别与社会历史调查方面取得的成就,已初步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苏维埃学派理论的中国民族学界,遂全面转向边疆和少数民族研究。这也为什么,之前梁先生他们去首都开会,会被其他专家呼吁继续研究民族问题而不要重提‘民族学’,因为,在过去很长时间内,咱们国内是不允许搞资本阶级民族学的。”

  “自1950年起,政府启动民族识别工作,大规模的调查从1953年开始,一直延续到1964年,至1979年也就是今年还没有完全结束。经过十几年大规模的调查和研究,全国各地申报的400多个民族成分被归纳识别为56个民族。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比较科学地辨别清楚国内的民族成分。”

  “我的天啊,原来我们国家56个民族,是这么来的啊?”

  苏亦点头,“是的,以前咱们中大还有疍家民族问题研究,后来它划入汉族以后,这个方面的研究就结束了,很多民族问题也是一样,56个民族的划分就是根据苏维埃民族学的方法方式来划分的,这个方面不能说是尽善尽美,但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建国初期的十多年,确实做了很多了不起的工作。”

  “咱们还是说回研究生的事情吧,这方面越说越远了。”

  苏亦笑,“1956年,民族学院研究部分出部分人员组建中央民院历史系,其中设立了新中国第一个民族学专业,并招收副博士学位研究生。研究部本身则继续从事民族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1957年,开始筹建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民族研究所。这个研究所的基本队伍,即调中央民院研究部成员组成。这个方面,我就不展开了。大致让你们了解一下,学民族学可以考哪里研究生。”

  “重点还是1957年以后,你们想了解这部分变化可以看梁钊韬先生的文章《人类学、考古学、民族学与阶级斗争的关系》,有了比较具体的论述。”

  “此外,从1958年开始,中苏交恶。次年,苏联单方面废除数以百计的援助和合作协议,撤走全部在华专家,来华的民族学专家也在这时回国,中苏的学术交流,包括民族学界的交流全部停止,其中包括中苏合作编写《东亚民族志》的计划、苏方出版纪念中国民族学专辑的计划等都取消了。这样一来,民族学研究也受到极大的冲击,原来被视为学习榜样的苏联民族学也马上被批判为“修正主义民族学”,甚至连从事苏联民族学研究的学者也受到波及。此时,中国的民族学实际上已无处安身。”

  苏亦点头,“当时有人提出,根本不存在马克思主义民族学,民族学本身就是资产阶级的学科。甚至,1958年,中科院原打算建立民族学研究所,但在正式成立时,用的是民族研究所的名称。20世纪60年代初,民族研究完全取代了民族学。中央民院历史系原有民族学教研室,在当时是中国高校中唯一用民族学命名的教学机构,也于1964年改成了民族志教研室。当时,‘民族问题研究’已代替民族学。民族学在中国大陆实际上已经走到了尽头,它的死亡,只差一个正式的官方宣判了。”

  众人恍然。

  白槿感慨,“从一开始的资产阶级民族学改造成为苏维埃民族学,结果,又演变成为修正主义民族学,一步步坠入深渊了。”

  “是不是深渊不好说,但是从1964年开始,国内已经没有民族学的身影了,甚至,都没人敢提‘民族学’一个词汇。从这一点来说,你们就知道去年冬,梁先生带着杨、陈两位老师去首都拜访各位专家,给《中国民族学概论》的编写工作开那么多研讨会,为什么会遭到那么多老专家的反对了,大家,也不是真的反对这事本身,就是有些害怕。”

  “这么说起来,梁先生就是孤胆英雄了?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去推动这事?”

  周雅琴望着苏亦,小声问道。

  她突然降低的声音,让苏亦觉得好笑,“没有那么恐怖,梁先生又不是傻子,现在都已经是1979年了,基本国策早就确定了,都已经开始对外开放了,也开始恢复跟西方的交流了,那么学术自由也肯定逐渐开放。梁先生也是一种试探。”

  “试探?”白槿眼前一亮。

  这姑娘似乎嗅到某种阴谋的问道。

  苏亦笑,“我猜测的哈,你们说,为啥梁先生是从民族学开始,而不是从人类学开始?原本人类学的名头太大,民族学好歹有民族研究作为托底,此外,你们不要只看到有专家反对,其实,支持恢复民族学、人类学的学界泰斗,大有人在,具体是谁,我就先不说了。”

  “都有谁啊?”

  “苏亦你都给我们说说呗。”

  “苏亦,你这样你讨厌了,话说一半留一半,没你这样的。”

  苏亦问,“真想知道?”

  四人点头。

  苏亦笑,“行,那我就继续说,其实,支持的学界泰斗我前面以及提及过了。”

  “杨志成先生?”

  众人第一个反应就是梁钊韬先生的老师。

  苏亦点了点头,“杨先生肯定支持,不过杨先生并不担任领导职务。”

  “那还有谁啊?”

  “很多,其实,为了恢复中大人类学系,梁先生做了大量的工作,也找了不少的关系,他与社会学、考古学、古人类学、民族学等方面的关键学者,如费孝通、吴文藻、夏鼐、贾兰坡、吴汝康、杨成志、林耀华、王冶秋等先生都有过接触。”

  听到这里,众人目瞪口呆。

  “原来梁先生都找了那么多人了啊。”

  苏亦笑,“不然,你们以为梁先生在首都半个月是白待的啊?现在他跟杨、陈两位老师编写《中国民族学概论》初稿,差不多就要完成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今年你们就会开设这门课程了,内部讲义应该会优先在你们考古专业使用。这可是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事情,你们可以说,就是历史的见证者。”

  “苏亦,你讲了那么多,还没告诉我们梁先生为什么要招文化人类学研究生,而不是考古学研究生呢。”

  吴宗麟突然问道。

  苏亦忍不住翻白眼,“敢情我讲了那么多,全部白讲了。”

  “哈哈哈哈!”

  众人哄笑。

  苏亦无奈,“你个外行,别瞎闹,反正你也不考梁先生的研究生,不管是人类学还是民族学或者考古学都跟你没啥关系了。”

  吴宗麟最大的优点就是脸皮厚,“别啊,我就是帮大家问的嘛,你之前的都是关于历史的分析,我们主要是想知道一些具体的东西,比如梁先生的想法,比如周雅琴跟白槿合不合适考梁先生的研究生,要是不合适考,那应该选择哪里,这个才是大家比较关系的,对吧,雅琴!”

  “一边去!”

  周雅琴丝毫不给面子。

  众人又是一阵哄笑。

  苏亦笑道,“敢情你怪拐了一圈,在这里给我打埋伏呢。”

  吴宗麟傻笑。

  苏亦也知道,他说的是实话,前面说的都是国家大事,只要还是历史背景,但具体到个人该如何选择,他们还是茫然。

  于是,他说道,“梁先生咋想的,之前已经说的很清楚了,他就是想恢复人类学,这是大势所趋,最慢两年内,你们中大的人类学系就恢复了。”

  “这么快?”

  “这跟我们有啥关系呢?”

  “是的啊?难不成我们以后都要学人类学了。”

  苏亦笑道,“恭喜你们,答对了。”

  “啥啊?我们可是历史系的。”

  苏亦笑,“你们是历史系没错,但你们的专业课老师基本上都是考古教研室的,未来人类学系恢复了,你们考古专业肯定要转入人类学系。”

  “真的假的?”

  苏亦肯定道,“当然是真的,不把部民族研究所。这个研究所的基本队伍,即调中央民院研究部成员组成。这个方面,我就不展开了。大致让你们了解一下,学民族学可以考哪里研究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