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就是李清照写的《金石录后序》第1/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拜访过容商二老以后,在还没有正式投入河宕遗址的编写报告的时候,苏亦忙里偷闲,抽空梳理二老的生平与学术成就。

  这类型的文章写作,苏亦之前就写过唐兰先生生平与学术成就,已经拥有一点的经验,不算菜鸟了。

  然而,苏亦不打算按照之前写《天下谁人不识君——唐兰先生生平及学术贡献》的文章模范来书写,他打算提升一些文章难度,直接把容商二老放在一块比较,有点类似于之前写《朗达玛灭佛与唐武宗灭佛之比较研究》。

  还拟定了一个《从书法篆刻到古文字学大家——容庚、商承祚并论》。

  他也没打算要投稿,就是先写出来,算是一个阶段性学习的总结成果。

  容商二老,要论学术成就,肯定是容老更大,因此,苏亦先把容庚先生放在前面论述。

  要研究容庚,就必须要了解其生平。

  他出生于东莞,前世,这座原本平平无奇的城市,因为某个伟大的事件举世闻名,其实放在历史大背景下,东莞并非一座暴发户的城市,衣冠南渡,氏族南迁,东莞文风渐浓,经过明清两代的发展,公私学馆众多且体系完备。

  仅在容庚出生地莞城,不足1.5平方公里内就设有传统学馆18所。

  容庚更是望族子弟,当然,对其影响最大的就是四舅邓尔雅。

  其意义类似唐文治之于唐兰。

  邓尔雅在美术方面,可以说是全才,诗、书、画、印兼通,尤善治印。刻印在南方卓有声誉,名震一时。

  实际上,邓家治印到邓尔雅已经传了11代,邓尔雅曾说,“我家篆刻寻常事,不断相传有印人。”

  容庚少时随邓尔雅学治印,治印需习字,于是容庚就由印及字,对金石古文字的兴趣大增。许慎的《说文解字》、吴大澂的《说文古籀补》以及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等,都是容庚时常翻阅的书籍。

  实际上,苏亦也是这样过来的。

  相比较容庚,苏亦的“小学”是由奶奶启蒙,治印则随爷爷,也算是家学。

  中学毕业以后,容庚在东莞中学执教,花了6年的时间完成《金文编》4册初稿,这也是他学术之路的敲门砖。

  罗振玉就是因为这书,把他推荐给马衡,马衡看过《金文编》后,决定不予考试,破格录取他成为北大国学门研究生。

  读研期间,他继续完成《金文编》,这书也成为他的研究生毕业论文,一毕业,《金文编》就在罗振玉的赞助下成功出版。

  一出版,就让他扬名学界。

  当年,能够出版专著的学者,凤毛麟角,别说20年代,就算是七八十年代,有代表作的学者也极少。

  容庚毕业,顺利留校在北大执教,第二年被聘请为燕大的襄教授(助理教授),后擢升为教授,主讲文字学,又开设了金石学、甲骨学、考古文字学、简体字等课程。

  这就是容庚执教生涯的开始。

  后来,抗战爆发,燕大保持中立并没有南迁,结果,太平洋战争爆发,41年日方关停燕大。

  42年的时候燕大在成都复校,因为各种原因,容庚去了伪北大执教,成为宿白先生的老师。

  这段经历,可以说是他人生一大黑点,抗战胜利,北大代理校长傅斯年直接就清退当时的伪北大教员,也包括容庚。

  他想要抗争,却不成功。

  当时,容庚还直接在《北平日报》上发表的《与BJ大学代理校长傅斯年先生一封公开信》上就无奈地表明:“我有子女,待教于人,人有子女,亦待教于我,出而任教,余之责也。策日寇之必败,鼓励学生以最后之胜利属于我者,余之责也。”

  其实,公开信很长。

  他的理由也不止上面这些。

  他说,燕大在成都复校,已经很多名同事过去,八妹容媛也过去,他留在北平是有原因的。

  第一、他觉得日寇必败,无劳跋涉。

  第二、他认为自己喜欢整理却缺乏想象,没有书本没法写作。

  第三、他觉得自己二十年来搜集之书籍彝器,世所希有,未忍舍弃。

  第四、他认为自己素性倔强,可以证明自己的坚白(形容志节坚贞,不可动摇。)

  此外,他还觉得北平沦陷,政府军队仓皇撤退,根本就不给人民内迁的机会。

  还说自己受到不少的伤害。

  还说自己有子女学生要教导。

  当教师是责任。

  他在伪北大是教授学生跟在燕大一样负责。

  还例举自己这些年取得的学术成果。

  还说,以梅原末治为团长的日寇调查团,打算沿着平汉线作文化史迹调查,自定县起至开封,行程十月一日至三十一日。这事被他写信叫停了。

  还说,自己在北平挨饿受苦,无愧于国家。

  傅斯年不能开除自己。

  结果,这封公开信一发出来,好多人都觉得容庚是书呆子。

  这部分历史,很多关于容庚先生的纪念性文章或者研究性文章都没有提及,有的是刻意忽略,有的是根本不懂。

  但不管如何,苏亦觉得自己应该要写下来,当然,大部分人都是“子不言父名,徒不言师讳”,真要有机会发表这文章了,苏亦觉得这段文字肯定要删除的,不然对太不尊敬了。

  容庚的写给傅斯年的公开信,并没有取得该有的效果,他还是被北大开除了。

  被开除以后,他被李宗仁邀请到广西大学执教,因未开学,同年7月4日,接到岭南大学聘书,聘请为中国文学系教授兼系主任而东归广州,主讲“中国文字学”和“说文”等课程,兼《岭南学报》主编等。

  后来,中大跟岭南大学合并,他才转入中大中文系古文字研究室。

  这就是容庚先生的执教生涯。

  他的学术成果,也跟他的经历有关,早年间的因为篆刻而学古文,到专门从事金文研究,都与之息息相关。

  除以上这些研究成果外,容庚对于汉字的简化与改革是有着突出贡献。

  早年间,他还是钱玄同发起的“汉字革命”的支持者。

  因此,他提出了两种简化汉字的思路:

  第一、应用六书之例以造简字。

  第二、制定两字以上合成之简字。

  他的“简化汉字方案”跟钱玄同的“汉字简化”、傅斯年的“废除汉字”、赵元任的“通字方案”、于右任的“标准草书”,以及整个20世纪初形形色色的“汉字拉丁化”或“推行世界语”等方案一样,都是对现代中国文化焦虑的一种应对。

  其实建国以后的《汉字简化方案》是一个大集合,容庚的方案也拥有自己的特色。

  他是古文字专家深谙中国文字的演化轨迹,又擅长书法篆刻,因此相比“标准草书”,他的方案更有识别性,跟赵元任的“通字方案”比,他的方案不会造成“一字多义”,缺点也很明显,“两字合成”不易速记。

  但是,他采用了另外一种方案“六书之例”跟“草书楷化”结合在一起编成《简体字典》,这书的刊印,对后来的汉字简化方案却有着不小的影响,这也是他对汉字简化方面做出的贡献。

  此外,容庚对现代文字学学科的建设也做出自己的贡献。

  这个方面,稍弱于唐兰。

  相比较,他更加擅长文献考究而短于理论。

  值得一提的是他在燕大教书的时候也编写了《中国文字学》的讲义,从这个讲义的名字,就能看出他对现代学术的开放和认同。

  唐兰的《中国文字学》是可以成熟的理论性教材,而容庚的《中国文字学》讲义,则偏向传统,其中对中国字体演变历程的论述,都可以当成一部中国书法史来看待,因为这讲义分成“形篇”跟“义篇”。

  这也是为什么,容庚培养的好几个研究生,未来都成为国内著名的书法理论大家的原因之一。

  不过唐兰在自己的《中国文字学》一书却说,“罗振玉、王国维只能算是文献学家,他们的学问是多方面的,偶然也研究古文字,很有成绩,但并没有系统。容庚、商承祚等在古文字商的成绩,是搜集、整理、排比、摹写、更说不到理论和系统。”

  这话说的有一定的道理。

  甚至发展到后世,还有一个更加激进的观点,那就是古文字的搜集整理都不算是研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