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封国之始第2/2段
是的,你没看错,在出兵勤王之后,秦襄公、郑武公、晋文侯得到的封赏就是这些。
看起来好像亏了,而实际上,赚大了。
秦国得了一个诸侯名和一份还在别人手里的土地的过时地契,看起来像是只捞了个虚名,实际上相当于拿到了一份入场证。
这张入场证意味着,从今以后,世界上才正式有了一个国家叫秦国,不是秦部落,也不是秦附庸,而是堂堂正正,官方承认的诸侯国,只要你来我这里,我也可以给你官做的那种。
而那张过时地契的意义在于,只要以后我把那块土地打下来,任凭谁再怎么眼红,也别想从我这里把地要回去,更别说出兵来抢了。
要知道,后来的齐国只是灭了宋国,结果被五个眼红的诸侯国(其中就有秦国)联军攻打,被打的只剩下两座城池,差点灭国,要不是后来燕昭王病亡,新继任的燕惠王与攻打齐国的大将乐毅不和,将乐毅撤了,同时齐国名将田单以火牛阵一举反攻,齐国恐怕就要提早亡国,顶替韩国成为第一个亡国的战国七雄。
由此可见,所谓的大义名分,那是相当重要的,而周平王现在给的那张空头支票,就是大义,就是名分。
同样的道理,郑武公和晋文侯此时拿到的也是一份一样的通行证,毕竟此时周国虽然衰落到极点,但诸侯还是承认周天子的宗主地位的,郑武公和晋文侯之后的对外扩张,全部都可以说是奉王命行事,代天子征伐诸侯。
事实上,他们后来也是这么做的。
比如郑武公,他在护送平王东迁,获得封赏之后,马上就发动了一系列的扩张战争,先后攻灭了东虢国(河南荥阳汜水,周文王弟弟的封国)、郐国(河南郑州新密),吞并了郑国周边的许多城池,如鄢、丹、莘、历等城池。
而秦国的秦襄公回国之后,则是立即做了三件大事。
第一,派出使节出使其余诸侯国家,与其余诸侯建立外交关系,通告大家,如今我秦赢一部也是个正儿八经的国家了,大家以后有空就来喝茶,好好叙叙(得意脸)。
第二,用马、牛、羊(不是三牲,三牲是牛羊猪)作为祭品祭祀上帝,正式向上天和老祖宗们汇报,如今我老秦家也成国了,先祖们在天之灵请放心,我赢开一定要光大我们赢氏一族,恢复咱们往日的荣耀。
第三,则是紧锣密鼓地召集军队,然后秦襄公亲自领军,前去收取自己的封地——岐地和丰地。
但是秦襄公估计怎么也想不到,这最后一件事情,直到他去世为止,他也没能把岐地和丰地从西戎人手里夺回来,相反地,他还在这次讨伐中丢了自己的性命。
公元前766年,周平王5年,在位十二年的秦襄公去世,死在了出兵攻打岐地的途中。
至此,经历了秦非子、秦侯、秦公伯、秦仲、秦庄公和秦襄公六代国君,总计一百余年的时间,秦终于在秦襄公这一代抓住时机,完成了从附庸到诸侯国的历史转变,正式踏上历史的舞台。
而接下来的秦国,作为一个新兴国家,又该往哪个方向前进呢?
对于这个问题,不仅我们好奇,新继任的秦文公也很疑惑,所以他窝在他父亲留给他的那座西垂宫内,整整思考了三年。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