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给姜小白泼泼冷水三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那个反对的人正是鲁庄公姬同。

  面对公子姬偃的合理建议,鲁庄公姬同却仍摄于齐宋两军的雄厚实力,觉得此计实在太过冒险,一旦齐宋两军并非如公子姬偃判断的一般,那么鲁军到时面对的就不止是弱于鲁军的宋军了,而是实力强大的两国联军。

  而面对实力远强于自己的对手,先行进攻,虽然可以说是富有勇气,但也可以说是极其愚蠢的事情。

  到时鲁军无法及时击溃宋军,而齐军又从一旁袭击,鲁军必定两面受敌,除了丢盔弃甲,狼狈逃窜,绝对没有第二条路。

  我个人猜测,鲁庄公姬同可能此时还沉浸于曹刿当初长勺之战的指挥艺术中,希望能够借助齐宋两军异域作战,而鲁军却是本土作战的优势,坚守阵地防御,然后再在齐宋两军攻击不利的关键时刻,让鲁军实施防守反击,将两国联军一起击溃驱逐。

  这种想法不能说错,但在当时的情况下,我只能说这种策略只是一种下策,并且失败几率很大。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就需要先弄清楚当时鲁国军队面临哪几种选择。实际上,在当时看来,鲁国军队至少有五种选择。

  第一种,先攻宋军。

  第二种,先攻齐军。

  第三种,对齐军和宋军一起发动进攻。

  第四种,寻找稳固阵地进行坚守,等待防守反击的时机。

  第五种,全军坚守国都城池,等待时机变化。

  这五种策略,我们逐项来进行分析。

  第一种,先攻宋军。

  我们已经分析过了,齐宋两军貌合神离,不够团结,鲁军攻打宋军时,齐军必然反应缓慢,给鲁军充足的时间击溃宋军,而宋军一败,齐军士气必定也会受到影响,且如果宋军就此撤退,齐军必定不肯以一国之力对抗鲁国大军,也会跟着撤退。

  可如果鲁军不能在齐军到达之前击溃宋军,则必然要同时面对两国军队的联手,到时必败无疑。

  综合来说,这一计风险大,成功概率也高,实为上策。

  第二种,先攻齐军。

  这种情况下,鲁军战力弱于齐军,想要赶在宋军救援之前击溃齐军,几乎不可能,在没有曹刿这等名将临阵指挥的情况下,能够保证和齐军打个平手已经谢天谢地了,更别说击溃齐军,所以这种情况发展到最后,就是鲁齐酣战之际,宋军突然杀到,与齐军一起将鲁军包做饺子,鲁军溃灭。

  综上所说,这一计风险大,胜率极低,应为下策。

  第三种,对齐国和宋国军队一起展开攻击。

  嗯……

  这一计纯粹自找没趣、自找苦吃、自寻死路、自作孽不可活,无需任何分析,最后结果必定全军覆没。

  风险值爆表,胜率就是零,没有几乎,下策中的下策,下下策。

  第四种,坚守阵地,等待时机进行防守反击。

  这种情况基本不存在齐宋两军忌惮鲁军,不敢攻击的情况,因为齐军和宋军两军联合,战力远远高过鲁军,他们绝对会在鲁军龟缩之后第一时间发起进攻,所以鲁庄公姬同是没办法重现曹刿的长勺之战的。

  那么接下来的发展就很考验鲁军的意志和士气,如果鲁国军队意志顽强、士气高昂,那么应该可以多坚持一会儿,而如果鲁军意志薄弱、士气低落,那自然能坚持的时间就不会太久。

  而在鲁军被齐军和宋军联合压在地上摩擦的时候,除非有什么重大的奇迹出现,比如刚好刮大风,风向还是朝着齐宋两军的,大到他们都睁不开眼睛,战斗力大打折扣;亦或者是齐军和宋军的统帅莫名其妙在战斗中被某支流矢射中,当场身亡,齐宋两国联军军心不稳,阵脚大乱,除此之外,可能还需要有其他一些奇迹情况出现,否则鲁军就不可能防守反击没有几乎,下策中的下策,下下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