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多情却似总无情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颛顼轻声说:“有时候会很怀念在朝云峰的日子。只是当年的朝云峰不属于我,我没有能力留住你。”他一直清清楚楚地记着姑姑要送走小夭时,他求姑姑留下小夭,慷慨地应诺“我会照顾小夭,不怕牵累”,姑姑却微笑着说“可是你现在连保护自己的能力都没有,更没有能力保护她,只是不怕可不够”。

  小夭默默不语,眼中有淡淡的怅惘,直到走到自己的寝殿时,她才说道:“一切都已过去!现在,轩辕山、神农山、五神山都属于你了。”

  颛顼微笑,自嘲地说:“是啊!都属于我了!”

  小夭觉得颛顼的笑容中没有一丝欢欣,她担心地说:“明日的婚礼……”

  颛顼挥挥手,示意她进屋:“难道我还能出什么差错?安心去休息,明日让苗莆和潇潇陪你出海去好好玩一天。”

  小夭想了想,是啊!从小到大,颛顼从不会出差错!她放下心来,点点头,转身进了屋子。

  颛顼负着手,在漫天星辰下,慢慢地走着。

  他当然不会出差错!因为只有他不出差错,小夭才能想什么时候出差错就什么时候出差错,才能纵然是蚩尤的女儿,依旧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颛顼在心里说:姑姑,现在我是不是既有能力保护自己,又有能力保护小夭了?

  季秋之月,望日,轩辕黑帝颛顼迎娶高辛王姬高辛忆为王后。

  婚礼第二日,俊帝召集群臣,宣布了他的决定:因为他的身体实在难以再负荷繁重的朝事,为了不愧对列祖列宗、不辜负黎民百姓,他决定禅位给颛顼。

  满朝哗然,可是常曦、白虎两部已经归顺颛顼,青龙、羲和两部坚定地支持俊帝的决定,俊帝的五神军自然也支持颛顼,等于高辛所有的军队都支持颛顼为帝,而赤水丰隆率领的三十万大军在高辛西北,离怨率领的三十万大军压逼到高辛东北,轩辕国内还有大军随时待发,反对的声音再激烈也没有用。

  在上百万铁骑的拥护下,颛顼以强硬的姿态,成为了高辛的帝王。

  轩辕和高辛的战争彻底结束,两国合并,共尊黑帝为君。

  自此,整个大荒几乎都在黑帝的统治下。

  但,成为高辛的帝王并不是一个胜利的结束,而只是一个艰难的开始。以前只中原氏族和轩辕老氏族就矛盾不断,如今再加上高辛氏族,三方势力相争,更是大小冲突频起;大臣不仅彼此针锋相对,还会和颛顼针锋相对,政令的实施遭遇困难。

  不过,颛顼的帝王路一直都风雨不断,从小到大,所有的磨难锤炼出了他今日的性格——平和宽容、坚忍智慧。他以博大的胸襟去容纳所有的反对质疑,以坚忍智慧去化解一个又一个危机。对于打败过轩辕大军的蓐收,颛顼不但没有丝毫刁难,反而厚待尊重,私底下两人过从甚密;对于曾经反对他继位的臣子,颛顼也没有打压迫害,在处理政事时,颛顼依旧会聆听和采纳他们的建议;对于少数心怀恶意,四处煽风点火,企图以乱谋利的臣子,颛顼则是毫不留情地镇压。

  在俊帝和黄帝的帮助下,颛顼扛过了继位后最艰难的日子,让臣子和百姓都意识到,他们的帝王真的是黑帝了。

  颛顼的婚礼后,小夭在五神山又住了一段日子,主要是确定俊帝的身体无碍。

  也许因为这一年来的忙碌让父王无暇去做噩梦,俊帝的身体有所好转,但要想全好,则必须静心休养。眼前显然不可能,只能等颛顼的帝位稳固,俊帝将一切事都真正放下,迁到轩辕山后,才有可能静心疗伤。

  看俊帝身体已无大碍,小夭没有等颛顼,决定随璟先回中原。

  回到神农山,神农山依旧是老样子,五神山的欢喜并没有传到这里。

  小夭悄悄问黄帝:“馨悦没有反对吗?”

  黄帝漫不经心地说:“肯定很不高兴,但她是个聪明人,知道无力阻止,也知道这事于她并无影响,总比颛顼把阿念娶回神农山好。”

  小夭想想也是,阿念居于遥远的五神山,也就这几年颛顼要多花些时间在高辛,待一切稳定,绝大部分时间颛顼都在神农山,可以说阿念只拥有五神山和王后的名分,不行使任何王后的权力,不会抢走馨悦已经拥有的一切。

  小夭道:“父王真的很睿智,他知道放弃才能让阿念真正安稳一生。”

  黄帝面容一肃:“能看清天下大势的人不多,看清了又能甘心舍弃、顺应的人寥寥无几,我以前小瞧了他的胸襟和气魄,可惜你娘先遇见了……”黄帝悠悠一叹,未再多言。

  小夭拿出一个玉蚕丝袋,递给黄帝:“这是颛顼让我带给你的。他说他没时间琢磨这东西,让爷爷看着办。”

  黄帝打开袋子,里面是半枚像鸭蛋的玉卵,黄帝拿出自己的半枚,合在一起,变成了一枚完整的玉卵。

  黄帝悠悠一叹,几百年后,河图洛书终于完整。传闻说得到它就能得到天下,可其实是得到了天下,才能得到它。难怪蚩尤、颛顼都不稀罕!

  小夭好奇地问:“这里面究竟藏着什么秘密?”

  黄帝说:“我研究了几百年,已经有些头绪,很快就能知道。”

  黄帝闭起双目,将灵力探入玉卵,半晌后,他睁开了眼睛,笑着叹了口气。

  小夭问:“外爷,看到了吗?”

  黄帝说:“里面有大荒的地图,记载了很多阵法,可以变幻出各种气候地势,还有一段盘古大帝的笔记。”

  “看来这东西真的是盘古大帝的遗物,他说什么?”

  “只是一些稼穑笔记,记录着什么气候适宜种植什么,有点像炎帝留下的医术笔记,是盘古大帝还未完成的东西。那些阵法,并不是用来行兵打仗,而是用来模拟各地气候,研究如何种植作物。”

  小夭想了想,明白了:“炎帝想去除天下万民的病痛,盘古大帝想让天下万民再无饥饿。”

  黄帝点了点头,叹道:“如何得到天下从来不是秘密,让天下万民免于饥饿,免于痛苦,自然就能得到天下!”

  黄帝看向窗外山坡上的一块块田地,若有所思。

  小夭偷笑,外爷又有事要忙了。外爷不但想完成炎帝的遗愿,还想完成盘古的遗愿,授民稼穑,丰衣足食。

  黄帝回过神来,收起了玉卵:“你笑什么?”

  小夭弯下身子行了一礼,说道:“黄帝陛下,您把天下人的疾苦都装在了心上,天下人也会把您真正放进心里,千秋万代后,您会像炎帝一样,被万民祭祀敬仰。”

  黄帝笑摇摇头:“我现在倒不在乎这些,只想尽力做些惠及黎民的事。”

  一年多后,俊帝移居轩辕山,入住朝云峰的朝云殿,废俊帝之称,改称白帝。白帝这么做的原因连颛顼也猜不透,也许只是因为他想彻底摆脱过去的噩梦,也许是因为他想告诉天下从此再无高辛国君。3青龙、羲和两部随白帝迁往轩辕山。颛顼将轩辕山附近原本属于轩辕王族的肥沃土地封赐给了青龙、羲和两部,除了土地,还有无数其他赏赐,十分丰厚,让原本因为背井离乡而心情低落的两部看到赏赐,都目瞪口呆,忘记了低落。

  全部落迁居新地,必须要有大的祭祀活动。在用伏羲龟甲卜算时,青龙部的祭司卜出不吉,青龙部得白帝准许后,请黑帝为他们改名。颛顼赐名青阳部。

  本来,众人也没多想,后来才得知这是黑帝大伯的名字,青阳曾是轩辕黄帝最钟爱的儿子,也是轩辕王族都敬爱的一位大英雄。听闻镇守轩辕城的大将军应龙就十分尊崇青阳,黑帝在赐名前不仅询问了白帝和黄帝的意思,还问过应龙。两部都明白了,“青阳”这个部落名代表了轩辕王族对他们的尊重,也代表了大将军应龙的认可。有了应龙的照应,不管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碰到什么麻烦,想来都不会成为真正的麻烦。

  最嘲讽的是,黑帝虽然将原属于青阳、羲和两部的大部分土地赐给了常曦、白虎两部,却让蓐收成为了大将军,率兵镇守常曦和白虎的封地,蓐收可是天下皆知的青阳部子弟。

  虽然黑帝此举的确狠辣,但所有人也不得不佩服黑帝的胸襟气魄,他竟然就如此放心地把五十万大军交给了蓐收,没有猜忌、没有打压,连监军都没有派一个。

  黑帝又任命句芒为大将军,统领原属于俊帝的五神军,镇守五神山。句芒和蓐收都是白帝的徒弟,彼此交情很好,显然,黑帝对蓐收和句芒完全信任,不怕他们“私下勾结、意图不轨”。

  青阳、羲和两部真正感受到了黑帝对他们的与众不同。

  不管这种看重是因为想补偿他们远离故土,还是因为黑帝对白帝的感情,反正黑帝对他们比对早早归顺了他的白虎、常曦两部要好很多,青阳、羲和两部本来的几分不甘和郁悒也就渐渐地消失了。

  整个大荒几乎都在黑帝的统治下,不再有以前的诸国纷争和壁垒。各国珍藏的医书都能收集到一起翻看阅览,印证对错,增补各自不足。

  以前,各国的优秀医师害怕医术外传,互不交流,如今在黄帝的传召下,汇聚到小月顶,一起讨论医术。

  刚开始,他们还是说五分、留五分,当小夭毫不藏私地将整理好的《神农本草经》分给他们时,他们捧着天下至宝,震惊到难以置信。

  小夭说:“各位都是大荒内最好的医师,翻阅一遍自然知道这本书是真是假。我不想多解释为何失传的《神农本草经》会再次出现,我只想给各位讲一段我的小故事。”

  在所有医师专注的目光中,小夭娓娓道来:“我刚开始接触医术不是为了救人,而是为了杀人,我杀的人远比我救的人多。那时候,我从不觉得医者值得尊敬,也从不觉得《神农本草经》有多么珍贵,直到有一日,我遭遇了痛苦,对所有事都心灰意懒,我的外祖父、黄帝陛下领着我走进医祖炎帝曾住过的屋子。在那个屋子里,有半箱炎帝的手札。你们肯定都听说过炎帝以身试药,尝百草中毒身亡,那些手札记录的就是炎帝从毒发到逝世前的所有用药和身体反应。”

  小夭的表情很凝重,所有医师的表情也都很凝重。

  “说的能得到天下,可其实是得到了天下,才能得到它。难怪蚩尤、颛顼都不稀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