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盛京城再起争执,多尔衮连续受制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盛京,清皇宫。</p><p>又一次朝议召开了,这一次朝议所商议的,依然是来自于中原王朝的消息。</p><p>从努尔哈赤到现在,整个清国的成长史就是和大明的对抗史,所以他们对于大明的情报是非常关心的,再加上有洪承畴、祖大寿这一批投降清国的明臣在背后悄悄利用各种人脉,是以对整场战争的情况也是颇为了解。</p><p>什么人脉?举个例子,吴三桂的母亲叫做祖氏,是祖大寿的同胞姐妹。换句话说,祖大寿是吴三桂的亲舅舅。</p><p>当年李成梁带出来的那一批关宁军将领,如今倒有一半在清国之中效力,和大明的关宁军关系那叫一个剪不断理还乱。</p><p>一名官员正在高声念诵刚刚获得的紧急军情。</p><p>“据探子来报,日前李自成想要利用城内曹化淳等人作为内应,一举夜袭攻破北京城。但此事被城中察觉,李自成麾下大将高杰率军进入城池之后被尽数歼灭,李自成闻讯大病一场,病情好转之后立刻宣布撤军。</p><p>如今北京城之围已然解除,吴三桂已经进京觐见崇祯,李自成军则一路南撤,有可能在北京城南方百里左右重新寻找据点。”</p><p>听完这份军情之后,在场的清国所有大臣表情都是非常凝重。</p><p>对于清国而言,他们和大明是不死不休的敌人,如果北京城能够陷落,对清国来说无疑是一个再好不过的消息。</p><p>但现在嘛,听到了李自成被迫撤军的消息,清国上下就只能是一个心情。</p><p>失望,非常的失望。</p><p>多尔衮听完,心中十分火大。</p><p>对于多尔衮来说,他一直都是极力主张趁虚而入,南下进攻大明的,所以眼下这个情况是多尔衮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况。</p><p>多尔衮哼了一声,冷冷的开口说道:“俺早就说过,应该提前进军山海关,就算是拿不下大明北京城,若是也把山海关掌控住了也是极好的。</p><p>如今好了,李自成兵败撤围,山海关那边明明兵力空虚但是却没有受到任何的危险,你们说这怎么弄!”</p><p>谁都听得出来,多尔衮这番话就是针对另外一位辅政王济尔哈朗的。</p><p>多尔衮和济尔哈朗之间的争斗,这两年是非常激烈的。</p><p>俗话说得好,一山不容二虎,像辅政王这种职位一般就一个人,但现在两个人都是辅政王,难免就想要把对方给打压下去了。</p><p>如今的清国用的商议制度是“议政王大臣会议”,就是由八旗旗主加二十四名郡王、贝勒、贝子等贵族所组成的会议,这些人全部都是后金人,也就是满人。</p><p>这些议政大臣一般都是各旗的旗主,领兵都统或者是各部的尚书等实权人物,所以议政王大臣会议会议所做出来的决定,即便是皇帝也很难反对。</p><p>这就给皇权造成了很大的掣肘,这也就有了后来雍正设立军机处,将君主专制发展到登峰造极的事情。</p><p>具体到现在这个议政王大臣会议来说,多尔衮尔哈朗之间的争斗,这两年是非常激烈的。</p><p>俗话说得好,一山不容二虎,像辅政王这种职位一般就一个人,但现在两个人都是辅政王,难免就想要把对方给打压下去了。</p><p>如今的清国用的商议制度是“议政王大臣会议”,就是由八旗旗主加二十四名郡王、贝勒、贝子等贵族所组成的会议,这些人全部都是后金人,也就是满人。</p><p>这些议政大臣一般都是各旗的旗主,领兵都统或者是各部的尚书等实权人物,所以议政王大臣会议会议所做出来的决定,即便是皇帝也很难反对。</p><p>这就给皇权造成了很大的掣肘,这也就有了后来雍正设立军机处,将君主专制发展到登峰造极的事情。</p><p>具体到现在这个议政王大臣会议来说,多尔衮虽然拥有正白旗和镶白旗,但济尔哈朗年纪比多尔衮大,资历比多尔衮深,也就能够影响到更多的议政大臣。</p><p>多尔衮为了打破这一点,于是他提出让六部的每一部之中,尚书和侍郎必须要有一个是汉族人,另外一个是满族人。</p><p>多尔衮目的很简单,就是让汉人参与进来并分得一部分的权力,这样的话清国汉臣必然死心塌地的忠于多尔衮,从而达到壮大多尔衮权力的效果。</p><p>而济尔哈朗当然也看出了这一点,对此进行了强力的反对,这才有了上一次廷议之中济尔哈朗当众拳打脚踢洪承畴这个投降汉臣的事情。</p><p>今天,只不过是双方的又一次交锋罢了。</p><p>听完多尔衮的话之后,济尔哈朗微微一笑,道:“睿亲王这话就不对了,原本上一次咱们就说了,要让李自成和大明狗咬狗,来个两败俱伤。</p><p>如今李自成兵败,但是又没有完全败,只不过是暂时南退,他心中依然还是想着攻克北京城。</p><p>大明赢了守卫战,但是又没有完全赢,只不过是暂时解了北京城的包围,事实上北京城依然还是孤城一座,处于李自成势力的重重包围之中。</p><p>这不就是咱们最希望看到的结果吗?只要让他们继续缠斗下去,就算是其中一个赢了,另外一个也是元气大伤!</p><p>到那个时候,老夫自然会领兵南下,灭了这大明,夺了这中原江山!”</p><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