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渔夫与蛇第2/2段
划船的艄公一看不妙,也想跟着姜老大一起游泳健身,可是陆川根本不会划船,也不认得地方,所以一把将他给救了回来。
又是一通比划,艄公终于听明白公子不是要去渔夫家里做客,而是要去崂山修道成仙。
艄公接下来老老实实地划着小船沿海岸往东而去,用了一个多小时顺利来到了崂山道观的栈桥码头。
陆川又掏出一把珍珠塞在艄公手里,他怕渔夫兼海盗们落水丢了珍珠,回家吃不上一顿饱饭反而不美,毕竟人家耗费了时间,提供了坐船,虽然客船味道实在太腥臭,好在以后再也不会见面了吧,相见既是有缘人啊。
最重要的是艄公竟然告诉了陆川他目前最最想知道的问题,哪朝哪代。
艄公说当今是大明王朝,天子年号崇祯可能是十四年,他听姜老大抓回来的白净胖子商人说过。
崇祯末年啊!明朝末年,天灾不断,饿殍遍野,外有野猪皮王朝崛起,内有活不下去的农民起义烽火连天,整个大明王朝摇摇欲坠。
一般商人都不会搞错年号,而现在崇祯十四年六月中旬,大明王朝将在崇祯十七年三月的时候被李自成攻破国都开始改朝换代。
开始见到渔夫时自己还庆幸不用留猪尾巴发型,这下好了两年多时间,自己光忙换发型就行了。
陆川听到这个消息后心里是十分纠结的。
这种乱世别说普通人,连皇室子孙都朝不保夕,皇帝砍杀自己的亲人然后自挂东南枝。
道士们的码头只是环湾悬崖边的一处落脚石,根本无人值守,一条凿刻在峭壁上的狭窄石径蜿蜒着爬向山中。
陆川掏出手机来了几张自拍照,又编辑了获知大概朝代明朝崇祯末年的信息打开了一下传送门快速发了出去。
陆川手脚并用,爬向山门。
崂山道观,始建于西汉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最有名的是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太清宫。
明代以来,又被誉为“道教全真天下第二丛林”。
明天启二年(1622),道人赵复会重修太清宫,正式确定了分三官、三清、三皇殿为三个院落的格局。
该三院都建有围墙,各立山门,并有便门相通,使太清宫基本上形成了现代人看到的规模,所以陆川攀登的这条小径在现代也是有的,只是现代的时候诸多修缮,石阶修的宽阔许多,更有铁栏杆可以扶持,不像现在这样步履维艰,行走不便。
当然另有大路在太清湾较为平缓的地方与陆路相连,想来那里路好走许多,只是山中松柏茂密,郁郁葱葱,整个太清宫完全隐没在一片树海之中。
行不多时,小径终于在一株几百年的松柏后汇入主路,山门在望,故地重游。
似乎四百年的时光在眼前的这座石刻的门楼上没有多大威力,人世间沧海桑田早已经物是人非,而门楼牌坊上的那些字却跟陆川在未来看到的没有什么不同。
牌坊上书“崂山太清宫”。
看来这几个字几百年来都一直很好地保存了下来。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