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风投没有善良的第2/3段
可是由于政策以及产业环境的不配套,一直未得到发展。
随着互联网公司的崛起,风险投资终于找到了合适的对象。
当时国内知名度最高、也是仅有的几家风险投资公司之一,是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
这家在美国属于中小型的投资公司,早在1991年就在华国开展业务。
1996年,IDG委派王竖到深市寻找项目,他整天在深市、珠海、中山等地的科技园找项目。
到了科技园,打开企业花名册,凡是公司名称里有“科技”两字的,都去拜访。
当时令他很尴尬的是,和企业家的见面,往往要从风险投资的来历以及最基本的常识讲起。
在两年多时间里,王竖先后投资了中科健、金蝶等企业。
曾李清很快通过中间人联系到了王竖。
王竖的湖南大学校友、创办了A8音乐的刘小松找上门来。
说有一家叫腾讯的公司,开发出第一个‘中国风味’的ICQ,注册人数疯长,已经有几百万用户了,但因为没有收费模式,没钱买服务器,公司快撑不下去了。
王竖决定去看看。
曾李清知道,与IDG的谈判也许是拯救腾讯的最后一根稻草。
他写出了一份20页的商业计划书,洋洋洒洒,但是到了盈利预测这一段,怎么也写不明白,前后修改了六遍,还是语焉不详。
他只能承诺刘小松,如果撮合成功,可以送他5%的腾讯股份
不巧的是。
与王竖约定见面那天,小马哥腰间盘凸出,正住院卧病在床,曾李清硬是将他从病床上拉起。
三人落坐在约好的客厅里。
坐下来不久,王竖就很快意识到,这是一个前途未卜的项目。
他是手握金钱的人,自然说话大声:
“如果我们IDG不给钱的话,腾讯可能马上死掉,给钱的话,前景也不明朗。”
他一边翻着商业计划书,一边漫不经心地问小马哥:
“你怎么看你们公司的未来?”
病怏怏的小马哥沉默了好一会儿,说:
“我也不知道。”
曾李清在一旁脸色大变。
“完了,连创始人都说不出公司的未来?还怎么拿到投资?”
他当然知道。
现在的互联网企业,都没有盈利点。只有一个虚无缥缈的未来。
公司的未来,无论如何,也应该描绘得特别美好才对。
哪能像小马哥这样,一句轻飘飘的“我也不知道。”
曾李清在旁边急得跳脚。
王竖却正视了这位创业者,小马哥的这个回答,让他对小马哥另眼相看。
小马哥长相很斯文,尤其是现在病怏怏的样子,更显文弱。
“这个小马,不仅腰间盘突出,整个人都很突出啊。”
<话,前景也不明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