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第一江山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菏桐听后,对也来说:“长江较下游的这段江江面开阔,也叫‘扬子江’。”

  也来说道:“是的。古人还把扬子江比作‘香水海’。”

  喝过茶,我们即开始游览西津渡古街了。

  正行走间,就见一处墙上有个“镇江英国领事馆旧址”标识牌,抬头看,就见院内有几幢用红砖、青砖砌成的欧式楼房建筑,也来说:“这是晚清时期英国领事馆旧址,现属镇****。镇****有馆藏文物3万余件。”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并未选择去镇****游览。

  沿坡路上行,就见蜿蜒起伏、两墙夹一石板的古街较窄,窄街正是多数古街所具有的特征之一。当过了“同登觉路”卷门后,就见通道上方矗立有一座白色石塔,塔下两侧是用块石垒起于窄街上的柱墙,柱墙上铺设条石后形成了框架式平台基座,用以托起上面的白塔,行人和车马是可以从塔下通过的。此处附近右侧有一门洞,上写“救生会”,待走过石塔又现一处门洞,上写“观音洞”。

  也来说:“这里是古街最高处。这石塔是元代建造的过街喇嘛塔,据考证为元武宗海山皇帝命建造元大都白塔寺的工匠刘高主持建造的,因石塔塔基的东西两面都刻有‘昭关’二字,故称‘昭关石塔’,也有人称之‘观音洞喇嘛塔’。值得一提的是,近年重修时发现在石塔的塔心室里有2个曼荼罗,在2张铜片上的曼荼罗共有9个观音和9个黄财神菩萨,那9个黄财神菩萨手中还抓了9只吐宝鼠,在佛教里面,老鼠是看守金库的,抓住了金库的门卫也就是抓到了钱财。按照佛教的解释,塔就是佛,所以人们从塔下经过就是礼佛,来往行人每从塔下经过便经历了一次顶礼朝拜,也就受到了佛的祝福,观音保佑出行平安、黄财神保佑财源广进。”

  这时特嘎问:“那观音洞和救生会是怎么回事?”

  也来说道:“观音洞始建于宋代,是在山体上开凿而出,为祈福平安之所。

  “救生会是清代所建的水上安全救助机构。隋唐以前,镇江江面宽40多里,到唐代时还有20多里宽,唐代诗人孟浩然就留下了‘江风白浪起,愁煞渡头人’的诗句,每当风起浪涌,船工和渡客的呼救之声格外惊心。唐天宝十年(751),一次就有数十艘渡船沉没;南宋绍兴六年(1136),一艘渡船离岸不久即遇上大风,连艄公在内的46名渡客无一生还;明万历十年(1582)的一天,一阵狂风竟摧毁了千余艘漕船和民船。宋代时,当时的镇江郡守蔡洸在西津渡创设了救生会。清代后期,镇江和扬州的绅士发起成立了京口救生会、瓜洲救生会、焦山救生会总局,专门从事义务打捞沉船和救生会事宜,那时的救生船漆成红色,桅杆上醒目地挂上一个虎头牌,意思是奉皇上圣旨救人,船上铜锣一敲,任何人不得阻挡,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

  观览过后我们继续前行,在过了“共渡慈航”卷门后,就开始沿石阶坡路下行了。这石阶坡路的中央是条用石板铺成的平坡窄道,其上有连贯的深深凹痕,也来解释说:“这是前人用独轮车运输货物时留下的车辙印迹。”

  而后,我们路经了一处被称为“一眼看千年”的景观,能透过上面的玻璃看到包括从清代到唐代的历代路基遗迹,据说西津渡地区沿街一线整个街道下面叠压着3米—5米厚的文化堆积层。

  从古塔下经过,走在古道上,我感到我们这是来到了一座露天博物馆。

  继续前行,我们来到一座匾额上写有“待渡亭”的亭子前,这是一座颇为别致且看起来古旧的建筑。见亭子里人不多,我们遂进去小坐。

  也来说:“西津渡古街坐落在镇江市西边的云台山麓,全长1公里,始创于六朝时期,历经唐宋元明清数个朝代。古时西津渡背靠山脉,东面有象山为屏障,挡住汹涌的海潮,临江断矶绝壁,是岸线稳定的天然港湾。六朝时期,这里的渡江航线就已固定,至少从三国时期开始,这里就是著名的长江渡口。西津渡,三国时叫‘蒜山渡’,唐代名为‘金陵渡’,宋代以后才称‘西津渡’。

  “千百年来,发生在这里的重要战事有数百次之多。遥想西津古渡,依山临江、风景峻秀,李白、孟浩然、张祜、王安石、苏轼、米芾、陆游、马可•波罗等都曾在此候船或登岸。宋熙宁元年(1068)春,王安石应召赴京,从西津渡扬舟北去,舟次瓜洲时,即景抒情,写下了著名的《泊船瓜洲》诗:‘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特嘎听后,问:“这亭子既然叫‘待渡亭’,那这里原是江岸边上么?”

  也来说道:“是的,这里就是古人迎来送往或小憩避雨等待摆渡的场所。传说当年乾隆皇帝也曾在这座待渡亭里停留过。这里原先紧临长江,滚滚江水就从脚下流过。历史上,由于泥沙的淤积,江岸逐渐北移,历代的岸边码头都是在不同的地方,清代的西津古渡码头现在离长江江岸已有300多米的距离了。”

  听也来这么说,我们便起身来到附近的西津渡小码头遗址,透过地面的玻璃,见到了坑下昔日码头的原貌。

  也来说:“镇江有许多老街区。附近的镇江商会和广肇公所等老建筑比较有名。老城中一处名为‘赛珍珠故居’的老房子也包含了宝贵的历史记忆。再如包括米芾在内,历史上有几位隐士居住过的南山亦较有趣。我本想建议大家去这些地方游览一番,但由于时间关系只好作罢。我建议咱们接下来去北固山景区、焦山景区。”

  听了也来的建议,我们便去打车,以前往北固山景区,其间特嘎问也来:“赛珍珠是谁?”

  也来说道:“赛珍珠(1892—1973)是位美国女作家,原名叫‘珀尔•巴克’。赛珍珠出生4个月后即被身为传教士的双亲带到了中国,并在镇江生活了18年,后又在南京等地工作生活了20多年,她把镇江称为‘中国故乡’,把中文当作自己的第一语言。赛珍珠才华横溢,一生创作了115部作品,是世界上最多产的作家之一。1938年她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对中国农民生活史诗般的描述’,得奖作品有《大地三部曲》《异邦客》《东风西风》等,主要描写20世纪30年代中国人的生活,其中《大地》讲述的是一个普通中国农民的一生。赛珍珠去世时,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悼文,称她是‘一座沟通东西方文明的人桥’。赛珍珠在镇江的故居位于润州山路6号,是一座青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旁边还有一座赛珍珠纪念馆。”

  我们很快就叫到了一辆出租车,随即乘车往北固山而去。及至目的地,我们来到正门,就见门额上写“北固胜境”。

  在买票进入后,也来说:“北固山高55.2米,三面环水、背靠陆地,是古时长江南岸的堡垒,因山地陡峭、形势险固而得名。”

  我们沿山路上山,其间走过了东吴古道,古道旁有古老的建筑遗迹。山上绿树成荫、树种繁多,比较显眼的是爬墙植物和美丽的红枫,爬墙植物具侵略性,它们贴在墙壁上强势攀爬、十分密集。

  当行至一座铁塔前,也来说:“此塔最初为时任润州刺史的李德裕于宝历元年(825)为唐穆宗祈冥福所建,并将原藏于金陵长干寺的阿育王舍利子请来,打造了金棺银椁,埋藏在塔内的地宫里。李德裕是晚唐名相,他死后被追封为卫国公,故此塔又名‘卫公塔’。卫公塔原为石塔,后屡毁建,至北宋元丰元年(1078),在唐代石塔的基础上改铸为铁塔。

  “1960年在塔基下面发现了地宫,共出土文物2576件,内有金棺、银椁、阿育王的舍利子,其中由李德裕亲手书写的《重瘗禅众寺舍利题记》最有价值,这说明地宫中的珍宝完好无损,如今这些文物收藏在镇****。铁塔原有7级,现仅存4级,高约8米,其中,须弥座及下面的2级为宋代遗物,上面的2级则是原塔的五六级,且为明代的复制品。”

  眼前的铁塔虽已残破,但基座和塔身上都有漂亮的花纹,我觉得下面的2极宋代铁塔相对更为精美。这里还有特殊时期由镇江市革命委员会为铁塔立的文物保护碑,这也应该算是一件文物了。

  继续上行,穿过造型别致的清晖亭,我们进了一条数十米长的奢华风雨长廊,待至长廊尽头,看见壁上有个“天下第一江山”石刻。

  也来说:“相传三国时,刘备来东吴招亲,孙权宴罢陪刘备登上北固山山顶,刘备见北固山雄峙江边,又见大江东去一望无际、气势甚伟,不禁赞道:‘此乃天下第一江山也。’南北朝时,梁武帝萧衍登北固山,挥毫写下了6个大字,仍是‘天下第一江山’。眼前的‘天下第一江山’这6个雄秀大字是南宋书法家吴琚的手迹,清康熙年间重刻,不过因遭到破坏,‘一江山’3个字是现代重新临摹修复的。”

  听也来这么说,我便细赏起来,发现“天下第”三字很有个性,而“一江山”三字显得有些中规中矩,二者的风格是不同的。

  再攀行向上,我们到达了面江石壁之巅的祭江亭,只见亭柱上刻有楹联2副,为:“客心洗流水,荡胸生层云。”“此身不觉出飞鸟,垂手还堪钓巨鳌。”

  也来说:“祭江亭又称‘北固亭’,建于东晋咸康年间,后屡毁建,现在的北固亭是明末崇祯年间修建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