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两代帝都第1/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2017年10月4日

  沈阳是中国东北地区最大城市,我提议去沈阳游玩,并取得了菏桐他们的同意。今天我们即是去往那里。

  8时30分许,我们准时在老地方会合。因也来建议先去福陵景区,故在他的引导下我们乘船直接飞到了那里,向下望,但见福陵依山傍水、景色幽静大气。继之飞船降落于其附近一无人处,就见不远处是福陵红色的围墙。待下了船,我们往景区南门走去,此时天空晴朗,感觉舒适。

  也来说:“福陵位于沈阳市浑南区东陵路210号,距沈阳城东二十里,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的寝陵,与沈阳市内安葬着皇太极的昭陵、抚顺新宾县安葬着清王朝六位祖先的永陵合称为‘盛京三陵’。福陵于1629年始建时只称作‘先汗陵’‘太祖陵’,1636年大清建国,定陵号为‘福陵’,寓意大清江山福运长久。福陵陵址为沈阳城东的东牟山,东牟山俗称‘石嘴头山’,此山为长白山余脉,顺治八年(1651),福陵陵山被封为‘天柱山’,意为福陵如擎天柱般支撑着大清江山,且永陵的启运山、福陵的天柱山、昭陵的隆业山合称为龙脉三山。陵园形制为外城内郭,由前院、方城、宝城三部分构成。陵园坐北朝南、依山而建,背倚天柱山、前临浑河,平面为长方形,南北长900米、东西宽340米、占地面积557.3公顷,由南向北依次升高,宝城、宝顶等主体建筑建在天柱山山顶。陵寝建筑规制完备、布局严谨,陵寝建筑群保存较为完整。福陵到1651年基本建成,后经清朝顺治、康熙、乾隆年间的多次修缮、改建,形成了规模宏大、设施完备的古代帝王陵墓建筑群。”

  及至南门,就见红墙内外古树参天,门前有石狮子一对,门前广场东西两侧耸立有华表、石牌楼等。

  也来说:“福陵的南门为陵园的正门——正红门,此间的建筑都是原始旧物。”

  我们走近石牌楼,菏桐看了后道:“这牌楼还是很精美的。”

  也来说:“这是清朝入关前的老建筑,是福陵最早的建筑物——下马牌楼,四柱三间三楼,上面雕刻有吉祥图案。据《清太宗实录》上记载,天聪三年(1629),‘陵东、西两旁立下马坊,禁乘车马行走,遇必下,诸贝勒大臣以下,小民以上。违者罚’。眼前坊上的文字与《实录》这条记载相吻合。石牌楼4根石柱均为出头柱子,这样的牌楼又叫‘冲天牌楼’,柱顶端为石雕仰覆莲花承露盘,上蹲着象征吉祥的神兽望天吼,其正合冲天牌楼的‘冲天’之意。”

  我听后看了看,果见牌楼上有“往来人等至此下马,如违,定依法处”等字。

  再转至门前,就见门前的狮子相互对望,看起来有些生猛,也来说:“这对儿石狮子保留了明代石狮子的特点,即扭头和卷云尾,其状似狗。”

  也来说:“正红门也称‘大红门’,建于清初,为陵寝总门户,开于南墙正中,是三楹歇山式琉璃顶建筑,有三间拱形门洞,矗立在0.6米高的台基上。正红门正中一间叫‘神门’,是供墓主‘神灵’出入的门户,此门平日不开,只在大祭时给抬祝版、制帛、其他祭品的官员出入,其他人不得行走;东次间叫‘君门’,是皇帝祭陵时出入的门;西次间叫‘臣门’,是祭祀大臣出入的门。”

  这时,特嘎说:“这里又是花又是龙的,不知有何讲究。”

  也来说道:“门上方的四朵半球莲花状装饰叫‘升天飞莲花’,是专用于陵寝大门的。门的左右各有一块儿琉璃影壁,因其位置如同衣袖开在大门两边,故称‘袖壁’,上面镶有五彩琉璃云龙。连接袖壁的是围绕陵寝的红色缭墙,谓之‘风水红墙’。”

  听也来此言,我便细看,就见大门两边的袖壁上各有一条龙,一青一黑,似腾空飞跃状。

  在买票后,我们即通过君门进入了。里面游人不多,环境肃穆幽静,北向长长的笔直甬道两边尽是挺拔的古松。

  也来说:“甬道正中与神门相连的道叫‘神道’,神道和神门一样有极严格的使用规定,除抬祭品的官员可以通行外,其他人一律严禁行走,违者受法律惩处,特别是靠近碑亭附近的神道,有‘横走罚,竖走杀,马过砍蹄’的规矩。对神道的设置,清代陵墓制度有一项特殊规定,即神道与方城的大门隆恩门之间必须修一座建筑做隔断,名曰‘一眼望不断’,寓意大清江山万事一系,为此,福陵不仅建有神功圣德碑,且根据地理条件还建有一百单八蹬,起到了双重隔断的作用,这是福陵区别于其他清陵之处。”

  在神道两边对称排列有石雕的狮、马、骆、虎、华表等,其均显古拙。华表上各有望天坐犼一只,且坐犼雕得极传神,但石虎雕的有点像胖家猫,狮子从侧面看则有点像艺术剪纸。

  也来说:“眼前的华表也称‘擎天柱’‘万云柱’‘望柱’,明代开始被用在陵寝,清代尤为盛行,它的底座为刻有吉祥图案的方形须弥座,柱体为八角形浮雕云纹龙蟠柱,柱体上端横插云板,云板上雕有日或月,顶部天盘上的坐犼为龙生九子之一,因其好望且猛烈异常,故让其守陵。”

  这时特嘎问也来:“这些石雕动物是怎么回事?”

  也来说道:“这是石像生,设置于顺治七年(1650)。帝王陵墓前安设的石人、石兽统称‘石像生’,是皇权仪卫的缩影。在明代,举行大典的时候,除文武百官及军事仪仗排列两侧,还将人工驯养的狮子、大象等动物装入笼中,放在御道两旁,以壮皇威。皇帝死后,需要相同的排场,所以就在陵前设置了石像生。这种做法始于秦汉时期,以后历代帝王、重臣沿用不衰,只是数量和取象不尽相同。福陵的石像生雕刻的相对简单,所用石材较普通,据说石马是仿当年努尔哈赤的坐骑雕刻的。”

  说话间我们已走过一片平坦之地,来到山下的石阶前。

  也来说:“向上攀行会经过一组单孔‘神桥’,神桥之间有‘福陵天蹬’,计108级石阶,俗称‘一百单八蹬’。据说一百单八蹬与道教的星宿传说有关。相传天上有三十六天罡星和七十二地煞星,它们都是不祥的星宿,一百单八蹬的寓意,是将天罡星和地煞星踩在足下,既保护福陵平安稳固,又显皇权神圣。一百单八蹬是连接山下与山顶的一段山坡路,地面石阶用条石铺砌,长约40米、宽7米。”

  听也来说罢,我们便开始上山了。等我们走过带有扶墙的一百单八蹬及神桥后,就跨上了一处台地,而眼前矗立于神道中央的就是碑楼。

  也来说:“碑楼也叫‘碑亭’,建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为九脊重石虎雕的有点像胖家猫,狮子从侧面看则有点像艺术剪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