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得势坏规矩第2/2段
这些都是明面上的,还有许多别人看不到的油水。办事儿必不可少的烟酒,待客必备的鸡鸭鱼肉,执事客都有回扣。如果动了歪心思有意坑主家,每天虚报冒领一些烟酒,藏匿一些莫名其妙的花销费用。
这些猫腻都是侯宽的四叔出殡那天,马高腿将二十多盒烟卷藏在身上,侯贵和侯五抓个现行后村里人才知道的。
这事儿让马高腿名誉扫地。一般人为此半辈子抬不起头来。马高腿权当没发生过,谁家照样去指手画脚。事主嘴上不说,专门安排家里一个人暗地盯着他。又有几次人赃俱获,闹的不愉快,马高腿老实了许多。
把马高腿这个葫芦按下去,侯宽这个瓢就浮了起来。从侯宽当便衣队长那天起,村里生孩子的接生婆,姑娘出嫁扮装的喜婆换成了侯黄氏。这个差事儿一直是刘曹氏的,二十多年没变。一夜之间,谁也不找刘曹氏,都去侯家找侯黄氏。
刘曹氏起初并不知道,直到刘汉水的老婆,我那个有点聋的二奶奶罗刘氏要生孩子,才告诉婆婆刘曹氏,有人怂恿她,孩子出生必须要侯黄氏接生,封一个银元的红包,不然,你的孩子办酒席要出事儿。
刘曹氏一听火了,说别人家我不管,我们刘家的事儿她不能伸手。
我那个堂叔出生那天,侯黄氏还是来了。侯黄氏如今穿衣打扮细致了好多,见到刘曹氏,道:“老曹,你别生气。这事儿儿累的孙子似的,我不愿意干。俺家三猴子说国民政府有告示,要求接生婆实现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要参加专业考试,政府部门发放的技术专业证书,你没文化又这么大年纪,不符合有关规定,我也没办法帮你。”
刘曹氏更是生气。侯黄氏比刘曹氏还大两岁,扁担倒了不知道是个一字,居然还敢说年轻化知识化。为了个人利益,竟无耻到这一步,人不要脸了,鬼都害怕。刘汉山安慰她,家里不缺你的钱花,不要和她们挣这点蝇头小利。刘曹氏说,我不是眼馋这点红包小费,接生可是要技术,弄不好要出人命的。听说韩耀先老婆刚生个儿子扔掉了,连眼都没有睁开,说是死胎。我一看就是接生手法不对,生拉硬拽,把孩子的脖子给扭断了,韩耀先单门独户不敢吭声,以后村里的孩子多了,便宜那些野狗母猪了。
侯家有权有钱,总有一件事儿如鲠在喉,那就是赵元香和马高腿明铺暗盖,眉来眼去。侯宽看到马高腿进屋,也不敢吭声,只能悄悄躲走,把地方腾出来。这事儿眼不见,心不烦,看见了心里不高兴,总得找补回来。侯宽给马高腿提条件,把村公所原来的几个人全部辞退,妇救会主任换成小妹侯玉竹,村会计换成侯贵。便衣队三个分队长全部是他堂兄弟。
马高腿名义上是保长,当官不问事儿,被侯家架空,侯宽掌控着全局。实际上,马高腿牢牢控制着赵元香,通过赵元香摆置遥控侯宽,村里还是马高腿说了算。
侯宽始终被马高腿控制,而且还是通过自己老婆指挥,这让侯宽情何以堪。
自从刘庄村前那场中日军队大战,侯印和侯宽卖绿豆面丸子挣了钱,侯印在兰封县城租个门面,支上大锅小锅,坐地经商,专卖绿豆面丸子。丸子汤在县城是蝎子粑粑独一份,生意不错。侯印一个人忙不过来,把老婆叫过去帮忙。侯宽看赵元香在家无事生非,拿她没办法,把她弄到城里给老大帮忙去了。
赵元香起初不愿意干这份伺候人的买卖,几天后,看到县城诸多官员户家老板前来吃饭,那些人看到赵元香颇有几分姿色,又会用眼睛说话,成了县城的“丸子西施”,一来二去,就和几个浪荡公子混熟了。不到三月,竟然成了县保安团长周伟强姘头。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