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悲催的劫匪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常波和史梦如双手互握,眼波流转,稍停片刻,常波安慰方智源道:“老哥放心吧,总能想到办法的。”

  方智源摇头道:“我倒是没什么可担心的,老婆早年得了肝癌死了,儿子也成家立业了,我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只是有些想儿子罢了,他刚刚结婚,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任宏权和郑醇玉继续审问熊大、熊二和刘大。

  这三人本是一个村子的,就在山外,名叫刘家村。刘大是刘家村的农民,平时以种地为生,熊大熊二则是猎户,没有耕地,平时以打猎,然后把猎物拿到集市上去卖,以维持生计。

  三人都是光棍,刘大的祖父曾经是一名府兵,随军出征的时候立了功,因而得了100亩上好的永业田。他们家从他祖父开始到刘大这里三代单传,因而平时交了该交的赋税后还勉强能吃饱肚子。

  但是好景不长,两年前刘家村被圣人封给了一个据说立了大功但受伤了的王姓将军做封地,然后这位王将军就盯上刘大的永业田了,想要强买下来。

  但是刘大的地是他爷爷用功勋换来的,卖了岂不是对不起祖先和子孙后代?所以从一开始就没想过要把自家的地卖给别人,于是就成了这位王将军的眼中钉肉中刺。

  三个月前,官府下了文书,令让刘大服劳役,而服役地点在幽州。

  唐朝早期的赋税制度被称为“租庸调制度”,有田的每亩地上交粟两石,称为“租”;男子成丁后每年要自带干粮工具为国家免费工作20天,注意,这20天不包括去服劳役地点行程的时间,如果特殊情况不能去服劳役,可以按日计算,每日缴纳绢三尺以代替,称为“庸”;每丁每年要上缴绢二仗并加绵三两或者用布二丈四尺加麻三斤代替,称为“调”。

  坏事就坏官府文书中明确告知,刘大只能服徭役,不能用“庸”来代替。

  从这里千里迢迢到幽州服劳役20天,然后再从幽州回来,不说这一路上的风霜雨雪,万一得个小病人就死在路上变成孤魂野鬼了,单说这一来一回说不定就得一年时间,回来后这一年地里没任何收成,饿也饿死了。

  没饿死呢?明年的租庸调怎么交?就算是交上了,再来个更远的劳役怎么办?

  刘大好歹有个当过府兵的爷爷,当年也留下了一点关系,刘大打听的结果让他明白,自己的地保不住小命恐怕也保不住了。

  据说,这位王将军出身太原王氏。

  太原王氏啊,这是个让人恐惧的家族。

  自汉朝“九品中正制”选官开始,诞生了数不清的世家大族,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些世家大族控制着整个中原地区的政权更迭、皇帝废立。

  到了唐初,高祖和太宗倚靠关陇贵族统一中原,整个大唐形成了以关陇军事贵族、山东(注一)文脉士族和江南士族三大势力共存的态势,而太原王氏则是山东士族的代表势力之一。

  这位王将军虽说是王氏的远枝,但也不是这种小地方的小人物得罪得起的。刘大爷爷的人脉到刘大这里已经很淡漠了,能告诉他这些事情,人情也就用尽了。

  知道无法抗拒,刘大就果断决定逃入深山,想着干脆落草算了。

  注一:这里的山东指的是肴山以东,并非今天山东省。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