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向东!一定要向东啊!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在皇帝的心中始终有个宏大的构想,就是迁都北平。永乐元年一即位他就将北平改为顺天府,取意与南京的应天府相对应。

  迁都这事不是皇帝的首创,太祖在位时就动过这个念头的。也许秣陵被始皇帝掘开秦淮河断了“龙脉”,致使“金陵王气黯然收”,历来在此建都者从未有百年的国运。

  即便是将将跨过这道“坎儿”的东晋......唉,不提也罢。要是后世子孙都活成东晋皇帝那样,太祖想想心里就犯膈应。在先后考察了开封、洛阳等地后,他在洪武二十四年命太子朱标巡抚陕西,筹划迁都西安的方案,孰料太子水土不服、旅途劳顿,办完事回到南京便一病不起撒手人寰了。若无此事那么燕王大概率也就仅仅只是燕王而已。洪武年间迁都的事也就搁置了下来。

  主意已定便没有丝毫的拖沓,皇帝是那种典型的军人作风。第二天就召来泰宁侯陈珪让他先行去往北平,筹办顺天府营造事宜。然后又找来道衍和尚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了出来。道衍闻听觉得既意外也算情理之中,皇帝少年就藩对北方无论是生活习惯、饮食起居早已习惯,来南京当然觉得不适了。

  况且“沧海绕其东,太行峙其西,前襟河济,后枕居庸。形胜甲天下”的北平,战略地理位置也极为的重要,定都于此根本无可厚非。另外不可明言的原因,就是皇帝对目前朝中的局面也在苦思破解之法,将都城迁往北地,抽离这些官员的根基,这却是一石数鸟的好办法。

  但自古迁都大抵分为两类,一类之于两晋、两宋,说好听叫迁都实际就是被人赶了出来换个地方而已。另一类则如“则天大圣皇帝”迁都洛阳一般有着政治上明确的目标。可为了防御北方的蒙元就迁都至北平,这种战略上的风险无论如何抵不上迁都的实际意义了。

  望着皇帝坚定的眼神道衍心中叹了口气,二十余年的交往皇帝是个什么性格他“如掌观纹”一般,况且听皇帝所言陈珪已驰赴“行在”做起了前期的准备,既然如此自己只能全力配合,于是领旨下殿安排人手筹措诸般迁都事宜去了。

  既然是筹措就意味着只是前期的准备,知道的人就不会很多。而偏偏知道迁都这件事的人中就有解缙,作为内阁首辅这件事无论如何绕不过他去的。于是太子通过这些人也确定了皇帝的想法。

  太子自幼便跟在跟在太祖身边,并在太祖为教育儿孙所设的“大本堂”读书,对江南的文采风流、道德文章有着发自内心的喜爱,这也是他与皇帝在根本上的不同之处,以儒家弟子自命亦不为过。所以朝中的文臣他不需使出任何笼络的手段,亦都自发的向他靠近。

  得知消息的太子当晚便决定上折力谏,但动笔写了一半却又停了下来。他现在的地位已今非昔比十分的敏感,无复当年可以畅所欲言的模样。他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一种态度,不管是否出于本心一个“集团”已经渐渐有了雏形。

  自太祖朝便为太子东宫设置官署配置官员,为的是在锻炼太子从政经验的同时,又可以在未来的权力交接时,不至于产生激变,这也是太祖效仿汉高诸多举措中的一个。皇帝将其作为祖制沿袭下来,就说明他也了解其中蕴含的深意,所以太子也未过分的紧张,只是遇事更加的注意“分寸”了。

  这样想着太子也冷静了下来,思虑再三决定还是暂时搁置,看一看朝中的风向再做打算。主意打定心情也略感放松,出了书房向内宅走去。

  绕过一丛假山瞻基所居的小楼内书房灯火一片通明,太子望着屋内的烛光摇头苦笑着。以前他对这件事也颇多责怪,觉得儿子虽谈不上奢靡,但点了这么多火烛也算是一种浪费了。但瞻基却不以为然,还对太子大谈儿童在生长发育时期一定要注意对眼睛的保护,夜晚读书如果光线不足的话就会导致近视。

  “进士”?晚上读书就会金榜得中?太子感到十分的好位已今非昔比十分的敏感,无复当年可以畅所欲言的模样。他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一种态度,不管是否出于本心一个“集团”已经渐渐有了雏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