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朕就是这么秀!第1/2段
临近年关的一场大雨,是的本以十分寒冷的京城,更是冻得人从内心往外冒出一股股阴寒。清晨城门才开不久,只见一匹快马由西面的三山门疾驰而入,直奔紫禁城而去......。
“拿下去,都看看吧,郑和的奏报到了”,皇帝拿起御案上郑和的奏折交给身旁的太监,递给解缙等人传阅。
皇帝今日在朝堂上主动提及出使西洋的船队,就是想借此打消群臣的“非议”。对于自己一登基就派出中使下西洋,很多人都是有看法的。皇帝此举自然有不能宣之于口的原因,但明面上的理由却是煊赫天威、安抚四夷。而这次郑和的奏折算是为这一理由添了一个极好的注脚。
郑和船队出海后一路向南直向爪哇岛,途经一个叫做麻喏八歇国的地方却遇到了变故。这里很早以前被东、西两王分治。前不久麻喏八歇的西王励精图治,仿佛隋文帝一举结束南北朝一般,征服了东王统一全境。
偏巧此时毫不知情的大明远洋船队到了东王的国都。郑和按惯例派人携带物资登岸交易,结果西王都马板也如同安南的胡一元一般,脑子一抽竟在岸边设下伏兵,待明军登岸伏兵四起,掩杀了过来。
上岸明军毫无防备一下子就乱了阵脚,被都马板杀死了一百七十余人,掳去了二、三十人。
郑和在船上闻报大怒立马带人上岸,正所谓“大明很生气,后果很严重”!都马板站在城头望着来势汹汹的明军当即就.....吓尿了,马上表示奉上黄金六万两的“战争赔款”,并按时向大明缴纳岁贡。
郑和的这份奏折就是汇报此事的经过,并请示皇帝如何处理此事。事态不扩大化,这是皇帝早就想好了的。之所以有此一番举动,就是让群臣看一看朕的使臣、军队是如何“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这也是一种变相的自我炫耀。
奏折在下面一众大臣的手中传阅着,坐在御座上的皇帝静静的看着,结果并未等到期望中的一片赞颂、阿谀之词,反倒是解缙首先开口说道:“陛下,恕臣直言,自永乐元年中使马彬起短短数年,便有三次出使西洋,如今大乱方平蒙元又在北方虎视眈眈,出使西洋每次靡费甚居,长此以往必是孤苦空虚、劳民伤财的局面。臣等思虑再三还是请陛下早日停了下西洋,全力经营北方一举底定漠北方为上策啊”。
依着皇帝以往的性子,解缙一番进谏必是一顿臭骂还了回去,但今日皇帝环伺群臣,大家的脸上明显带着一种“顶”、“赞同”、“支持楼主”、“+1”的表情。甚至还有几个隐然在说“楼主好人,一生平安”!也不知这几人平日受了解缙的何等“恩惠”。
虽然没有立时发作,但脸色却是越来越难看了,站在群臣之首的太子一见大惊心知皇帝马上就要发作,忙抢先一步说道:“启禀陛下,解学士的意思是.....”。
“太子的意思是解大人所言偏颇了”,太子的话还未说完,一个清亮的童音在身后响起。说话的是太孙朱瞻基。
一个月前皇帝觉得太孙读书已有了一些时日,便特旨准他每月初一、十五金殿观政,提前做起了培养接班人的工作。这一日恰逢十五所以瞻基便站在太子身后听起政事来。
本来他也仅仅是“观政”,朝堂上还没有发言的权力,但此时一见太子出班便知这个不省心的爹又要自找麻烦了,情急之下便开口打断了太子的话头。
瞻基这一开口众人无不意外,皇帝因为暴怒离开御座的屁股也落了下来。而在场的汉王朱高熙就不仅仅感到意外了,甚至心中一阵狂喜。太子阵营起了“内讧”,太孙竟然向第一文臣解缙“开炮”,如此时机再不拿出自己的小扇子扇上一扇,又待何时?
&e有立时发作,但脸色却是越来越难看了,站在群臣之首的太子一见大惊心知皇帝马上就要发作,忙抢先一步说道:“启禀陛下,解学士的意思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