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朱载堉的十二平均律第1/1段
朱载堉,一个明朝皇室的后人,对自己的爵位没有兴趣了,仅仅想研究音乐。
在大家看来,他不正常,但是是那种很有才华的不正常。
朱载堉知道音乐是按照宫商角徽羽5音那样是理解的,然后以此循环。
他当然知道这个五音,在距离上是不相等的。
但是到底是如何的比例?
找到一个古琴,看到上面标记的各个点,那种比例,他测量了一遍。
再用所学知识,找到的比例3:2的是大五度,比例4:3的是大四度。
比例最后是不协调,的在5音中,应该再加两个。
这就成了7个主音,就是哆瑞咪发嗦啦西这个。
但是在长度的比例上,已经不是等比例的长度。
朱载堉必须要找一个比例,再加入几个音,让所有音在长度的比例上都相同。
又加入了5个音,让音变成了十二个,在比例上是平均的。
这个平均就是弦长的比例上达到平均,这个值为对2开12次方.
但是朱载堉不知道对2开十二次方式多少,这是数学领域的一个难题。
朱载堉才知道,原来难道音乐家,无法弄出平均律,是因为数学上卡了。
然后朱载堉开始查找开高次方根的资料,终于找到了王文素的《算学宝鉴》,找到了这样的办法。
朱载堉以此为根基,使用算盘计算了对2开12次方的运算。
然后按照这个运算的比例结果,做出了跨出好几度的琴,让音乐达到平均。
当然,除了按照这个比例以外,还需要在跨出很多音的时候,继续细微调整。
朱载堉以此写出《乐律全书》,对这些东西记载的很详细。
17世纪,朱载堉的十二平均律的书籍被传教士带到了西方,引发了一场音乐界的革命。
巴赫这位近代音乐之父在他之后写下了名作《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十二平均律是西方学者公认的音乐学和音乐物理学的一大革命,也是世界科学史上的一大发明。
如果巴赫是钢琴之父的话,那么我们的朱载堉就是名副其实的钢琴祖父。
后来,在历法方面,他坚持每天测量太阳过境的时间变化,通过多年的观测和计算得出了一年具体天数的计算公式。专家发现计算公式和现代仪器测量的误差只有17秒到21秒。
搞艺术的嘛,舞蹈怎么能少?他还对中国古代舞蹈进行了总结性的研究,他在世界上最先提出了“舞学”这个词,并为其规定了四纲八目,还亲手绘制了大量的舞谱。
他编创的天下太平字舞谱被认为是大型团体操的前身。现在的音乐教学也是沿用了这种方法。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