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失而复得的佛珠第2/2段
给大老板当司机,这是一种全新的体验,不过,我做什么都会尽心尽力。
胡力是王均的贴身,已经完全熟悉王均的生活习惯,总能恰到好处地安排到位。空闲下来,他也会和我一起到街上去转转,我们什么都可以谈,甚至,可以谈女人。
胡力说:王均在我心目中其实和父亲差不多,因为,我父亲去世的时候,唯一的心愿是求王均将我和他骨灰带回古锦。
给王均开车太轻松了,无非就是接送上下班,有时候去参加一些朋友聚会。一年时间仅仅跑了八千公里,还不如我跑大车的两个月。人还是太清闲,生活好,足足长了一圈肉。时间一长,踩热了地皮的胡力经常自己跑出去玩,我知道,无非就是赌博和玩女人,王均是知情的。不过,既然他都管不了,我只有沉默,并尽量避免被胡力拖下水。我的家庭环境和胡力不一样,有妻儿要养,还要给花花生活费,不可能到达他那种随心所欲的地步。
对于王均的任何事,我都不参言,这是当司机的起码素质。但我心里知道很多,同时认识了王均圈子里的很多人,那些人非富即贵,一般人是进入不了那个圈子的,跟我也没有什么关系,我能有几个点头之交,人家都是看到王均的面子上。
王均交往的人很杂,三教九流都有,心情好的时候,甚至能挽起裤脚,拿一瓶白酒,和工段上的伐木工边喝边聊。
什么人都可以交道一点,那么我得到的信息,比一般人来得更真实一些。王均笑着说,比如,今天我就知道了我的这段时间木材质量下降的原因,山上能砍的已经不多了,工段上上木头,要搭配一些原来剩下的一些木头,好些已经空心和破碎了,你如果不要,那就连木头都装不到。上游的材料质量下降了,下游厂家产品品质也跟着下降,这生意已经不好做了。凡事都有周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森工不行了,木业集团的生意必然受影响,转型是必然的。
我说:木业集团几千职工,那么大的企业,可能不是那么好转的。(支持原创,本文在17K连载,欢迎订阅)
王均点点头说:这就是我这段时间思考的问题,不过,在中国,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因为没有人能免俗。
最近跑得频繁了点,但据王均说,林业厅算是他跑得最有价值的地方,他认识了梁厅长。这其实还是从我一句话提醒的,我说梁厅长是我父亲的战友。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我带王均找到了梁厅长,不知道他们说了些什么,反正是非常高兴,大家还一起吃了一顿饭,饭桌上,认识了梁厅长的独生子梁帅。梁帅和我差不多大,但是人家已经是两家贸易公司的法人代表了,做大生意的,跟我的距离不是一星半点。梁帅很冷淡,也很忙,照了个面,喝了一杯酒就走了,倒是梁厅长很客气,还对我说,如果当年是你的父亲留成都,命运完全不同了。
人生没有如果,更没有后悔药,只有不得不前行的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句话有金科玉律一般的作用。
王均还拜会了贤平市许多头头脑脑,那段时间,车子的后备箱经常塞得满满的,有本地特产,也有价值不菲的工艺品,然后按照名单,逐一放在不同的地方。
功夫不负有心人,王均被选为古锦县企业界的政协副主席,将回去参加系列活动。政治上了台阶,对企业的发展有好处。
意义不同,回家的心情因此更为迫切起来。一路上,大家的心情非常不错,王均也开始谈笑风生了,胡力更是一个话婆子,无话不谈,无所顾忌,话题自然又提及了古锦。
胡力说:古锦的达拉风景区现在名声在外了,但是钱似乎都是外地老板挣了,本地人打工也挣钱不多,守着金山银山却干着急。
王均赞成地点点头说:不只是这么简单,治标不治本,关键在于必须加强家乡的建设,让家乡成为人人羡慕的地方,人们怎么还会四处流浪,谁不想在家门口挣钱呢?
突然,车子剧烈地颠簸了一下,我们现在进入了水电站的施工区。水电业是古锦县摆脱木头财政以后的重大举措,利用山区水资源丰富的特点,大力兴建梯级电站,古锦县境内,古锦河有八十余公里,已经修建了大大小小十三个梯级电站。建安税和售电收入,已经超过旅游和农牧业,成为古锦财政的最大来源。
王均说:原来森工砍伐木头,利用的是青山资源,现在大力发展水电业,利用的是水资源,但是,这两种行为对自然生态和环境的破坏并没有本质的不同。
说是说,做是做,王均最近收购了一个电站,汉黄电站,原来是古锦森工局的电站,但这个电站是一个已经停止发电的电站,问题很多,王均似乎并不急着修理,而是等它放在那里一年多,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