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军有意为渔夫第1/2段
吐蕃人没有想到,自己刚刚追击的不过是五十个探马,转了一个急弯之后,就变成了一支千人队,形势已经不容他们多想,前面冲击过来的吐蕃骑兵刚刚转过弯来,就觉得人马分离,运气好的摔倒在地上,运气不好的,直接摔入了旁边冰冷的江水里,随即被卷走不知所踪。
“放箭!”
还没等吐蕃士兵反应过来,漫天的箭雨铺天盖地袭来。旁边的山腰上,数排弓箭手持弓控弦,前后交叉射箭,吐蕃士兵猝不及防,纷纷中箭落马。
“大郎,吐蕃先锋部队到了。”高淮指着半山腰说道。
赵翼抬头一看,那里有一个哨兵正打着旗语,赵翼转身安排吼道:“立盾,准备迎敌。”说着,他扛着陌刀走到阵中,旁边的高淮也是装甲齐整,走到了最前面。还是那副吊儿郎当的样子,即便床上重甲,也没有丝毫的气派。似乎面前的敌人不过是土鸡瓦狗,顷刻之间就能灰飞烟灭。
赵翼虽然面色稳定,但是内省已经波涛翻涌,特别是看到看着吐蕃人逐渐在自己的眼前放大,心脏已经加速到快要跳出来了。也不顾是哪路神仙显灵了,心里已经把能够想到的所有神仙请了一个遍,发誓哪个管用,自己就贡谁。
终于,洪水撞上了堤坝,飞奔的吐蕃骑兵撞上了不动如山的唐朝陌刀队,一场铁血的较量就在这狭窄的山道间展开了。
四川多山,维州地区更是因为地壳运动,导致地势极其险峻,正是因为这样的险要的地势,才导致维州成为吐蕃进攻川蜀的重要跳板。
论莽热凭借着自己无往不利的重骑兵,在河陇地区纵横驰骋,立下不少汗马功劳。但是他似乎是忘了,维州地区属于山地,吐蕃重骑兵的威力在这样的地形下无法完全展开,威力顿时下降了许多。
就像现在这个样子,唐军装备精良的陌刀兵身穿重甲,手持陌刀,将狭窄的山道堵塞起来。吐蕃骑兵刚开始冲击力极强,的确给了前排唐军很大的压力,但是随着后续的部队越来越多,吐蕃骑兵反而因为自己人的阻碍无法发起冲击。以至于很多骑兵控制不及,竟然从马上甩了下来,有的掉下马来,被拥挤的马群踩踏致死,有的则因为拥挤的道路,马匹惊慌失措的奔跑,一不小心就从旁边的小路滑落下去,跌入了滔滔的江水之中。小小的山谷之间,哀嚎声,马鸣声,响彻云霄。
吐蕃人陷入混乱,唐军自己也并不好受。前排的陌刀兵刚开始受到骑兵冲击,哪怕有盾牌阻挡,受伤依然严重,很多人还没反应过来,就死于马蹄之下。后排的陌刀兵趁机挥起陌刀,将对方的战马砍倒。赵翼这样身体强壮的,依然被装的心血翻涌,双臂都给震麻了。可是敌人就在眼前,跑也是个死,能支撑着还得继续支撑。
为了这次任务,韦皋也算是倾尽全力了,赵翼麾下这一千马步兵,有五百陌刀兵。虽然人数并不多,但是作为唐军中的精锐,筹建一支陌刀兵部队并非那么简单,仅仅就陌刀兵的装备,非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是筹建不起来的。
其次,陌刀士兵必须有视死如归的精神,很多将领在选择陌刀兵的时候,都选择百战精兵,新兵是没有资格入选的。毕竟他们面对的往往都是最具有锋锐的敌人,若是心理素质不过关,定然稳定军心。
最后,还要有剽悍的体质。陌刀刃长三尺,柄长七尺,重约十五斤(唐朝重量,约为现代20斤)。这样的武器对士兵的高度就有要求,一般陌刀兵也要七尺左右。一般称陌刀兵为力士。行动时,陌刀挺身在前,手臂弯曲,留出余力。部队前进时,陌刀刀刃在前,明晃晃的刀刃绽放出令人胆寒的杀气,不仅能够震慑敌人,更能提升自己部队的士气。
当年高仙芝远征小勃律,陌刀将李嗣业率领陌刀兵所向披靡,威震安西,后来安史之乱,又率领陌刀健儿横扫叛军,在收复两京的战斗中立下不朽功勋,从此陌刀兵就成了唐朝的镇国部队。
此时面对吐蕃骑兵,唐军陌刀兵也毫不弱于前辈,他们挥劈自如,行云流水,加上地形的加成,将整个吐蕃骑兵部队都阻在了路上。后面的部队也没有闲着,陌刀兵一般都携带陌刀和弓箭,前排推进的同时,后排陌刀兵除了要随时准备顶上去,还要用弓箭配合进攻。
吐蕃重骑兵武器一般时长枪和砍刀,以及其他具有吐蕃特色的武器。论莽热的这支部队还有不少大食人,武器更是五花八门,但是大部分士兵都是身穿札甲,除了面部之外几乎覆盖全身,除了脸部几乎没有攻击弱点。所以很多弓箭都朝着他们的脸部招呼。
“大王,唐军已经和吐蕃前锋接战了。”
“嗯。”异牟寻站在山巅上,看着山脚下荡起的烟尘,浓眉细挑。“你觉得,这一千唐军,能坚持多久?”
“这个?”旁边的副将想不明白异牟寻什么意思,“半个时辰或许没有问题。”
&挺身在前,手臂弯曲,留出余力。部队前进时,陌刀刀刃在前,明晃晃的刀刃绽放出令人胆寒的杀气,不仅能够震慑敌人,更能提升自己部队的士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