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天南农业杂志求订阅第2/2段
“然后咱们牵线搭桥,就能帮助不少老百姓依靠种植经济作物摆脱贫困,这就是响应省里的号召啊!”
“对对对,就是这个道理!省里面高兴了,他们的经费也就不用发愁了!”范中明颇感欣慰,小曲的脑子还是够用的么。
“你赶紧去看看信箱里有没有新的投稿,然后去老曹、老何打电话,让他们重视起来。”
“我这就去!”这回曲黄莺没有再说什么,麻溜地就出去了,打开信箱,取出最近的稿件,又给两位老师打了电话说明情况,就赶紧回来和范中明一起审稿。
曲黄莺负责初审,确定论文行文符不符合规范,有没有明显的漏洞;范中明则从专业角度进行复审,确定论文有没有价值。
俩人边看边聊,在评审过程中,范中明还不时点评几句,既是给曲黄莺解释自己拒稿或者录用的原因,也是借机给她上课。
“杜仲是好东西啊,不仅可以入药,在工业领域也有大用,可惜咱们天南的水土气候并不适合种植杜仲,他们的技术方法有没有新意,搞这个项目怕是很难成功,这篇文章就先算了吧!”
“罗汉果可以考虑,既能止咳化痰,还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是药食两用的高品质经济作物,就是在育种上要多花些功夫,这篇文章倒是解决了一些问题,可以当成备选!”
“猕猴桃前些年种的有点多,配套的深加工工厂却没有建立起来,这种水果不耐保存,很容易放坏,要是继续加大种植面积,老百姓是要吃亏的;所以就算这篇文章质量不错,暂时也最好不要刊登。”
“回头我给这个作者专门写一封信过去解释解释,文章暂时不发,等罐头厂或者果脯厂建起来之后再给他刊登,希望他能理解吧!”
范中明考虑问题很周全,既有纯技术方面的,也有政策环境市场方面的,身为一名资深农业科学工作者,他时刻牢记着自己的使命,利用科学技术让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
所以在审稿的过程中,他也牢牢地把握住了这一原则,质量不高的、不合时宜的文章坚决不能发。
和往常一样,今天收到的稿件数量也不多,没过多久,就快看完了,让范中明感到遗憾的是,稿件的质量依旧不高,看样子只能盼着老曹和老何能及时完成文章,好填补上版面的空缺了。
“范老师,这篇文章看着挺不错的,就是投稿人的身份有点问题,不是高校,也不是研究机构的!到底该怎么处理?”
“哦,拿过来我看看!”范中明伸手要过论文,一看标题——《玉米秸秆栽培双孢菇及烘干保存技术的几个要点》。
再看作者栏——温洞县黄平镇独山村冉江。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