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6 章节第1/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激,专门让人出海去钓打他喜欢的吃的海鱼,几乎把后世的几千上万一条的昂贵鱼种吃到烦不说,还跟着去捕捞了一波。

  猫头赢的伙食也得到补充,肉干鱼松尽有,非常满意。

  有了晒盐之法,海边一时大建盐田,原本无用的滩涂地都被开辟出来,这些庶民们不怕远不怕累,只怕拿不到盐。

  陛下已把齐为己有,每天陪着阿江视查也超用心,只是它肯定不会告诉阿江,自己想的不是这些人有辛苦,而是在想那些六国刑徒们又可以有新去处了……

  于是人们就看着那聪慧温柔的郎君抱着心爱的芦花鸡,坐阴海岩下的阴凉处,拿着插了麦杆的橘子,不时给鸡吸一凉口,看着潮起潮落,观云卷云舒。

  陛下就很美滋滋,感觉难怪阿江要回到东方。

  想当年,他们一路回来的,大夏那地便不提,光是的天山之南那片大沙漠就让鸟头秃,成日都要戒备探路,寻找食水,如今却只需要与阿江同吃同处,就有天下名山可观,名景可看。

  甚美,甚美。

  如果阿江不指着烈日下盐田里的盐人说他们有多辛苦,就更舒适了。

  以及,这盐产量若增,等他拿下齐国,是否要考虑加些盐税呢?

  “陛下,待海盐通行天下,记得保持盐价,如此,才可让人口繁茂……”严江揉着鸟儿告诫,“缺盐使人乏力不振,伤及肾水,甚至损伤寿命,不可因小失大。”

  鸟儿认真地点头,再看盐田,就有很遗憾。

  ……

  等到七月时,从黄县出海的海船回港,引来一片欢呼。

  齐国是最早走海上商贸的国度,黄县则是离朝鲜最近的港口,严江专门在这等了半月,终于见到了这出海大船。

  船有三帆,长有三十余米,上有两层,借风行船,严江带着猫头赢观看了这海船的上上下下,准备回头画细节图,给自己的《国家宝藏》系列藏品添砖加瓦。

  这次贸易收获不小,运过去的漆器、丝麻,都换回了大量的皮毛、毤服(皮衣),严江还画了一张小画,让船长有机会去帮他收购一点人参,还给了一把胡椒当定金。

  那位满脸皱纹的老船长当时就一口答应,说风季来了不出海,下次再去,定给你购来。

  严江也很满意,又和这位船长聊起了当今朝鲜的风土人情,问起他们是怎么画的海图。

  船长一脸茫然,什么海图,他们出海都是上辈带下代,全部凭经验啊。

  什么,真接向东南海而去极近,只要六百里可至?

  你闹呢,那茫茫大海,是他们这小船可去的?你这小子是没见过风浪吧?

  严江于是给他讲起远方有一大国,擅于出海远航,船每到一处,皆备小船四五,沿途用绳挂石,探测水深,以寻航道,然后记于纸笔之间,做家宝以传后代。

  他侃侃而谈,说起了在一个异域有一个船长发现一片巨岛,上有黄金美玉无数,利于耕种,一跃而成王侯……

  那船长听得心驰神往,不由摇想着如果换成自己,会是怎样怎样。

  严江还手绘了一张东方的海岸线图,虽然记不起具体细节,但大概位置还是对的。

  但船长还是婉拒了,他是见过大风浪的人,自己老了,沿着燕地海岸转一圈,倒些财物就能生活,去外海,那是不可能,但危险了。

  严江有些遗憾,于是打听起船坞,想收一艘船自己找人去海上浪,反正航海他也懂点皮毛,不敢说能穿太平洋,至少在朝鲜黄海间来回,问题不大……

  他可是会玩六分仪的人啊。

  陛下本还在一张虎皮上流连,却骤闻此言,急忙飞过去打断阿江问话,说自己饿了。

&em后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