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7 章节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他们走过大能讲学之地,又去观看了不知多久没有打开过的藏书之楼,还有已经被六国流民租住大半的客舍,遥想了曾经的人声鼎沸之景,然后一起鄙视了湣王愚蠢,苏秦奸诈。

  就是这两个人,让强大的不可一世的齐国栽了个大跟头,到现在都没爬起来。

  他们又走到昔日孟尝君的旧宅,这里已经被分给了其它田齐宗族,不见当年繁华之景,陛下高深莫测地看了一会,有些可惜地表示:惜未生在百年前。

  那个时候,是天下四公子的时代,是苏秦张仪,白起范雎,魏冉廉颇,赵武灵王、齐宣燕昭的时代,不像如今。他拔剑四顾,骤然发现,这六国天下,一个能打的对手都没有。

  简直寂寞如雪,还好有阿江陪伴。

  “可是陛下,权势之毒,方是君王之大敌,无人能助,无人可解,”严江悠然道,“就比如田甲劫王,是湣王,还是孟尝君?”

  陛下微微一凝,转头看他,这个话题,阿江是在触碰他们之间的一些底线啊。

  “湣王当年也是贤王,只是古往今来,手握权柄者,无不为权柄反制。”严江半分不惧,淡然道:“所以,湣王如此、桓公如此、昭王如此、武灵王亦如此,世间权势迷人眼帘,久持能清醒者,少矣。”

  陛下默然许久,竟生难以回答之感。

  严江也不催促,这可是难得的机会。

  齐湣王当年继位时,也是明君之像,他几乎做到了秦王如今的大部分程度:发动垂沙之战,大败楚国,让楚割地称臣。函谷关之战,大败秦国,秦国十五年不敢东进。子之之乱,灭掉燕国。然后又吞并富有的宋国,自称东帝。

  这个时候,燕王派出了有名的历史上最大腕的间谍——苏秦。

  苏秦入齐不久,就发生一件大事,一个叫田甲的宗室,莫名带着一百家丁打入王宫,劫持齐湣王,然后被“平乱”了,虽然没有显示这事和丞相孟尝君有关,但所以人都觉得,除了孟尝君,无人能做到这点。

  而后,孟尝君被迫逃出齐国,他的后半生,便是在与齐国敌对中进行的,甚至后来齐国被五国围攻时,他冷漠地“保持中立”。

  等多国攻齐之时,齐湣王派大军迎敌,却在千里之、敌强我弱之时,外强令将领出营垒,而主动出击,然后当然就大败了,他逃出齐国,流落卫、鲁等小国之中,最后被楚将剥皮而杀,看得他儿子都吓傻了。

  虽然后来齐国复国成功,但可强大的齐国就此消失于世间,只有一个面对魏楚攻打时抵抗一下的佛系国家,靠拉拢秦国勉强过日子。

  齐湣王当年蠢吗?

  都不是,只是他老了,担心权力,担心孟尝君势大,只是不愿意承认自己错了。

  他们是王,是寡人,不能错,亦不应错,错的只能是别人。

  沉默许久,陛下回过神来。

  你可真能说

  169、第169章

  纸包不住火,严子入齐的消息很快通传齐国。

  一时间,五国遗民窒息了。

  秦国杀了他们儿郎,抢了他们土地,毁了他们宗庙,灭了他们社稷……如今,这秦王宠臣竟然还敢明目张胆地出现在齐国临淄?

  真当他们死绝了吗?

  听说齐国这货币之法也是他想出来的,这是想要对他们赶尽杀绝啊!

  必要取他人头,以告慰先祖之灵。

  五国遗民们虽然已经是丧家之犬,但能在这种大乱中逃出来的,便没几个软弱无能之辈,一时间,针对严江的刺杀达到了**。

  严江仿佛感觉回到了从丝绸之路上逃亡回国的刺激感,隔三差五就有人来行刺,上个街可能路边一个行人就刺来一刀,喝个酒里边会有□□特有的泡泡,吃个饭上菜上都会从盘子下拿出匕首,登个高台可能就会遇到火灾,连赏个雨后夏日河花,都有人从荷叶下冒出来就是一弩。

  他却半点不带怕,这些古代毒药太基础了些,论毒性还没有他的箭毒木大,而且多为蛇虫之毒,见效慢易变质不说,还容易被高温破坏,刺客的跟踪术也差劲,还没花花会潜行。

  不到半月,死在他手上的刺客已经有了一个排,并且向连级飞快发展。

  严江颇有点乐在其中的味道,却吓坏了齐国上下。

  严子与秦王关系虽然众说纷纭,可他的身份却是秦国次卿,在没有正卿的情况下,说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不为过,要是出点什么差错,秦国焉能放过齐国?

  于是严子身边的侍卫瞬间就多了起来。

  齐王田建更是三天两头召见严子,借货币之法慰问讨教,但说完了却反复表示送你回国的车队我已经给你准备好了,反正明里暗里都在询问“你到底多久回去啊,我这里容不下你这种大神。”

  在这点上,陛下也少见和六,但可强大的齐国就此消失于世间,只有一个面对魏楚攻打时抵抗一下的佛系国家,靠拉拢秦国勉强过日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