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七章 十面真人季如峰(上)第1/2段
算上返聘的时间,季如峰已经从警五十八年。
期间,历经坎坷、几经沉浮。
并在年复一年与各类犯罪分子打交道的过程中,练就出钢铁一般的意志和高屋建瓴的意识。
在听到儿子季如松‘负伤住院’这个消息时,他恍惚了一下。
他知道,一般的小伤小病不会反馈给他。现在反馈了,那么这个‘负伤住院’很可能就是‘住院抢救’。
挂上电话后,他已经做好了直面最坏结果的思想准备。
结果却是最坏和最好,这两种结果同时共存的矛盾体。
站在抢救室的门外,看着病床上生命体征趋于平稳但却昏迷不醒的儿子,听着脑科专家举着ct罗列的各种可能性,季如峰有些错乱。
“自己的儿子到底有事没事?”
他没有问出这句话,默默听了一会儿后就离开了医院。
他的这个反应,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相关民警的焦虑情绪。
随着侦破工作的有序展开,与之相关的各种信息陆续浮现。
针对这些信息,季如峰做出一个个决定。
于是就有了市局精英组成的‘专案组’、全省‘唯二’的战术指挥车‘依维柯’(这种特种车辆多装备于军队),以及武警第一特勤队指导员刘正清的协助。
在如此强悍的人、财、物力支持下,季如峰散开一张大网,除恶必尽。
在除恶这方面,他有过刻骨铭心的教训。
三十年前,季如峰曾经侦破过一起拐卖儿童案。
犯罪嫌疑人在转移婴儿的途中被抓获后,罪恶的源头——婴儿购买者就消失了踪迹。
三十年间,根据一些零零碎碎的线索可以判断:这个‘购买者’一直没有停止购买婴儿。
判断依据:在无法寻回的婴儿内,同时满足‘男婴、足月、出生一年之内、体重九斤以上、’这四个指标的婴儿,竟然占了不小比例!
这是通过互联网,对全国所有记录在册的儿童拐卖案,进行综合分析、分类比对产生的结论。
结论只有两行字,但跨越年代之久、涉及地域之广、投入警力之多,不在其中无从想象。
季如峰查阅了所有符合‘四个指标’的婴儿拐卖案,总计十四起。
其中自己破获一起,其他地方破获五起,剩下的八起由于找不到被拐婴儿成为悬案。
而自己破获那起拐卖案时,正处于互联网在国内刚刚出现的时期。
从某种意义上说,之所以能迅速破案,是高新科技首次应用于侦破领域的产物。也是登记在册、符合四个指标、并有完整侦破记录的第一桩‘四指’拐卖案。
季如峰若干年后才意识到:三十年前的那次贩卖儿童案,是他距离罪恶源头最近的一次。
如果当时胆子大一点儿,顾虑少一点儿,就很有可能抓捕、即使不能抓捕也能掌握‘购买者’的一些信息。
那么,就不会有后面时断时续并延至今日的一系列此类案件发生。
并且,通过分析案宗、季如峰发现一个有意思的事实:
此后所有可查的‘四指’拐卖案,婴儿的贩卖轨迹都在有意无意的避开自己的管辖区域。
换句话说,自己在‘购买者’那里、挂上了号!
随着监控设备的普及和数据平台的建立,如今的犯罪分子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
要么蠢如猪、要么精似鬼。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比‘鬼’还精的人,精心实施的‘连环案’!
每一个被拐孩子的后面,都是一个声声泣血的家庭!
季如峰对这一点的体会,刻骨铭心。
因为他自身,就是一名被拐卖儿童!
如果不是被卖途中遇到徐洪江,季如峰无法想象自己的命运。
而此时离自己十余里远的一处山沟,便是徐洪江曾经下放劳动过的地方。
很可惜,生活没有如果。
一个问题困惑着他:如此持续不断的购买四指(四个指标)婴儿,这个(些)人,究竟想干什么?
一个泯灭人性的答案浮现脑海,由此成了季如峰的梦魇。
&emsp 随着监控设备的普及和数据平台的建立,如今的犯罪分子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