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如此“仁义”第1/2段
宋襄公急于求霸,反而被楚国捉弄一遭,在天下诸侯面前丢尽了脸面。心中愤恨,却自知宋国国力远不及楚国,一腔怨气不知该出在谁身上。
周襄王十四年春,听说郑文公又去楚国朝礼去了,想起盂地会盟时,正是这个郑文公第一个倡议尊楚成王为盟主,顿时打定主意,有了,就是你了!
听闻宋襄公要倾全国兵力前往郑国讨伐,公子目夷马上站出来反对:“楚郑乃是郎舅关系,亲密得很。若伐郑,楚国必来相救,此番断难取胜,还是缓一缓以待来日的好。”
不仅他这么说,大司马公孙固也是这样劝谏的。可宋襄公吃了秤砣铁了心,谁都拦不住。于是命公子目夷辅佐世子王臣留守睢阳,自己将领中军,公孙固为副帅,大夫乐仆伊,华秀老,公子荡,向訾守一齐出师。
郑文公果然向楚国求救,楚成王欣然答应出兵,成得臣献上一计:与其直接救郑国,不如出兵直取宋国。宋襄公举全国兵力出征,国中必然空虚,若还师相救,又会疲于奔命,楚军可以最小代价取得胜利。
楚成王十分赞成,于是命成得臣为大将,斗勃为副手,兴兵伐宋。宋襄公得信,兼程返回,楚宋两军与泓水两岸扎营对恃。
公孙固向宋襄公进言:“楚军此来不过是为了救郑,咱们不如顺着他们,不再追究郑国,楚军自会班师,不可打大仗啊!”
“从前齐桓公兴兵伐楚,而今楚军就在眼前反而不敢和他们交战了,寡人若如此怯战,还怎样继承桓公的霸业呢?”敢情您老先生还惦记着做霸主呢!
公孙固心里犯嘀咕,可嘴上也不好说,还是劝道:“臣听说‘一姓不再兴’。如今天下谁还记得殷商呀?主公您想复兴子姓,怎么可能呢?况且我宋国远不如楚国兵强马壮,宋人畏楚如蛇蝎,主公您凭什么以为咱们能战胜楚国?”
“两个字——仁义。楚有兵甲,寡人有仁义。从前周武王以三千虎贲战胜殷商数万人众,不就靠的仁义二字吗?”
大约这一番义正辞言的措辞,把宋襄公自己给感动了。他在自己的辂车上竖起一面大旗,旗上写着“仁义”二字。公孙固是暗暗叫苦,私下对乐仆伊说:“打仗不就是要杀人吗?说什么仁义?真不知道主公的仁义要落到哪里?咱们要当心,别一不小心亡了国。”
且说楚国那边打算要渡河了,斗勃说:“咱们五鼓时渡河吧,防止宋人到时突然袭击。”
成得臣笑着摆摆手:“宋公是个迂腐之人,完全不懂用兵。咱们早过便早战,晚过便晚战,怕什么?”
公孙固见楚军不慌不忙,天光大亮才张罗渡河,气极。他向宋襄公建议,趁着楚军半渡之机,全军出动发动袭击。要是等他们全部过来了,以宋国的兵力可就悬了。
宋襄公指着大旗上的“仁义”二字说:“寡人堂堂仁义之师,岂有趁人半渡而伏击的道理?”公孙固心中叫苦。
须臾,楚军全部渡过泓水。成得臣手握马鞭,指挥军士布阵,气宇轩昂,旁若无人。公孙固又说:“趁他们还道主公的仁义要落到哪里?咱们要当心,别一不小心亡了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