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沔南冠冕第2/3段
“我也是这样想的,他们所犯的罪行,罪不至死,但是惩处感觉有些轻了。”刘备点头道。
“文和,你以为如何处置他们?”刘备看着贾诩一言不发,开口询问道。
他早就听闻过贾诩颇有盛名,只可惜贾诩为人不擅长于表现自己,平常很少会主动开口,除非刘备贴着脸问他。
“以在下的愚见,不若就以贪污的罪名处置他们,现在的他们都以为自己是死刑难逃,让他们承认贪污的罪名,可以免除一死,想必他们会同意。贪污乃是重罪,也可以对其他人有一个警示的作用。”贾诩点点头,提供一个建议。
历朝历代,朝廷对贪污腐败都是抓得比较严重的,都是判刑判得比较严重的刑法。汉朝也不例外,初时能控制住贪腐现象,并且,在《汉律》中有“主守而盗,值十金弃市”之罪,即贪污罪的规定。汉代对贪污官吏的处罚不仅及于本身,而且规定“三代禁锢”,即其三代之内的子孙也不得为官。可是,到了中后期,贪官们越来越猖獗,以至于,中央根本控制不住。宣帝和元帝时期,贪污大案频频出现,而且,牵涉到的金钱数额也是非常大。元帝时期竟然有朝廷大将将贪污之手都伸到了战利品上,真可谓胆大包天。
“不错,按照朝廷律法,他们子孙三代不能为官,我们再查抄他们的家产,够解我心头之恨了,也可以对他们进行一个敲打了。”刘备点头道,贾诩这个建议甚得他的心思。
午后,由左将军府邸发出诏令,以韩均、杨吉等人为首的官员涉嫌一起重大的贪污腐败的案件,由军师中郎将贾诩查处之后,按照朝廷的律法对他们进行惩处。
杨家,杨虑受到杨吉被抓捕的消息,还在思考如何营救,就收到了他们已经被左将军定罪的消息。不仅如此,还被定为贪腐罪。
杨吉一个人被抓不是大事,问题是他的这个罪名会牵连杨家家族的发展。
杨虑年少成名,被称为“沔南冠冕”,可以与庞统这个“南州冠冕”交相辉映。杨虑始终没有出仕,无论是来自州郡还是朝廷公府的征辟都被他拒绝了,他以德行着称,也被人夸赞“德行杨君”。(历史上早逝。)
他的天资聪颖,能力可以提现在年纪轻轻就有门徒数百人,却在17岁夭折,可能是“年十七而夭”这记载有衍文,也可能是杨虑真的天资纵横。被刘备嘲讽只关心“求田问舍”的许汜,不仅是杨虑的同乡,还曾拜在杨虑门下求学。杨虑的选择也很符合名门望族的分工,有人研习经典,有人出将入相,有人经营产业。“年十七而夭,门徒数百人,宗其德范,号为‘德行杨君’”——《襄阳耆旧记》
“我杨家可不能就毁在杨吉这个夯货的手里,我们要想方法去与左将军求情。”杨仪点头道。
“是的,我现在要想一下,现在直接去找左将军是不可能的。我都劝告过他,让他不要去趟那一趟浑水,他非要去。”杨虑也是气不打一出来,杨吉被抓捕的真是原因,他是知道。
“多说无益,你们现在想想如何能够把那个不孝子给救出来吧。”杨吉的父亲杨辉担忧道。
“三叔,我现在正在想办法,但这不是马上就想出来的,他们想要颠覆左将军的政权,现在被抓住了。要想轻松的把他给放出来,自然是不可能的。”杨虑摇摇头,你都要掀人家的桌子了,打算送走人家辛辛苦苦夺取的荆州,人家能够轻饶了你?
“威方,你在荆州素有名声,前方左将军就多次来征召你,你都没有允诺,要是你现在同意愿意出仕左将军,他肯定看在你的面子上,愿意会放过杨家一马的。”杨辉提了一个建议,杨虑在荆州可谓是青年翘楚,州府多次征召他,他都没有同意。
“……,容我在想想吧。”杨虑摇头道,他实在是的消息,还在思考如何营救,就收到了他们已经被左将军定罪的消息。不仅如此,还被定为贪腐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