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军权在握(为月票五百加更)第3/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当他们列队完毕之时,崇祯皇帝出现在点将台前,所有将士,顿时都把目光集中在皇帝身上。他们注视皇帝的眼神中,带着一种狂热。这种狂热,是从勤王开始,一点点地出现,最终才达到了这个狂热的地步。

  对于底下将士们的这种狂热眼神,崇祯皇帝也感觉到了。对此,他很是欣慰,就感觉自己付出的努力,为他们花尽心思和精力,都是值得了。

  直到这个时候,崇祯皇帝才能确认,自己是真得掌握了军权,至少京师的这支最能征战的精锐之师,是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了。

  这个掌握,不是说因为御马监掌印太监是经过历史考验的,有上吊交情的王承恩,而是这支军队的所有人,眼里就只有他这个皇帝。不管是谁,想要蛊惑这种军队做什么不利于他的事情的话,是绝对不可能成功的。

  有了这个底气,崇祯皇帝就有了信心,可以对晋商势力动手了。这个动手,必须以雷霆之势,把和晋商勾结的所有文官武将一网打尽,而不用担心他们的反扑。

  要是没有这支军队的话,崇祯皇帝都没法想象,该派谁去山西抓晋商,还有那些和晋商勾结的武将。

  没有一支可靠的军队,而是派现成地任何一支军队,或者衙门,比如厂卫,都不能保证不泄露风声。

  没有一支精锐的军队,还有哪支军队能力压山西那边的军队?厂卫抓抓个别人还可以,像这种官商勾结,特别是和地方军队勾结的,就根本不够看了。

  一旦抓捕走漏了风声,晋商和地方军队将领得到了消息,携款潜逃,就不是崇祯皇帝希望看到的事情了。要是再糟糕一些的,直接据城而守,再勾引来建虏或者关外的蒙古人,搞不好整个山西都要没了。如果山西被建虏占据,那建虏居高临下虎视京畿之地,大明怕是只有迁都一途了。

  想着这些,崇祯皇帝便大声说道:“朕刚已下旨,追赐戚总兵为武毅公,何也?”

  听到这话,大头兵们都还好,站在各方阵前面的总兵们一听,顿时都楞了下,很快回过神来,知道皇上所指得戚总兵应该就只有一个人,那就是嘉靖年间扬名的戚继光。

  他们这些总兵,对于戚继光的大名,自然是久仰的。不过他们也知道,戚继光最后是被罢免官职回乡郁郁而终,结局不算好。

  原本的时候,武将落得如此地步,其实他们也都是习以为常了。因为武将在战场上,会有文官拖后腿,要受文官管辖,根本没有一点地位可言,如果被文官攻击,压根就没有还手之力。

  可如今,他们听皇帝说最赐戚继光为公爵,还是武毅公,虽然只是死后荣耀,可这不就表明了皇帝对武将的态度!

  想到这些,他们顿时又是一阵感动,同时也看到他们的前方,应该是真有封爵的机会在等着他们。

  崇祯皇帝倒没想过他们想那么多,而是在问出话之后,又自己回答道:“武毅公是我大明朝的战神,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更为难得是,每战的战损极小。朕就希望有朝一日,你们这支军队,也能做到如此,不再有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事情。因此,朕亦会时常过来看看,希望尔等多以武毅公为榜样,好好练之。朕期望,当朝廷剿灭辽东建虏时,还能见到你们的每个人!”

  这支军队,其实王承恩就是个摆设。就他的能耐,也不可能去统领这支军队。而崇祯皇帝又有志于手握军权,学太祖成祖,金戈铁马,踏平四方强敌,因此,军营自然是要来的。

  另外,其实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有窃听系统。如此一来,两军对战,只要远观敌阵,把窃听种子撒出去,就等于这边对敌人的动静,基本上能做到料事如神的地步,打起仗来的时候,自然就有针对性,也就轻松多了。

  这个系统,不像以前在后世看得有一本什么聊天群的金手指,可以把消息用聊天的方式实时告诉前线将领。也因此,崇祯皇帝必须在军中,才能第一时间了解敌情并作出对应措施。

  此时,勤王军将士们听到皇帝会时常驾临,更是高兴地不得了。天天都在皇帝眼皮底下,那还有谁敢对这支军队动什么想法!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