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玉树临风(2)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乌发高挽,紫袍飘然,充满勃勃朝气和野心的星眸,流露出一个有志者的远大抱负,举手投足间从容的气度,又分明显示出一位有识者的博才。

  人们嫉妒造物主的偏爱,把全部优点都集中到这个乡下青年的身上了。

  熊横(倾襄王)放下手中的木牍,上上下下打量面前的年青人,自从老臣屈原被贬流放后,宫中少了噪音,文人辞风日趋甜俗媚谄,千篇一律的颂辞,听得有些腻味了。

  再好的菜天天吃,也有厌食的时候,何况是文章。

  而宋玉辞赋,恰似吹进朝堂的一股山野之风,带着野性和野心,清新而舒畅,如空谷里的幽兰,纤丽脱俗。这对于懂一点欣赏辞赋和喜好附庸风雅的熊横来说,无异于是一个吃惯了油腻大餐而再吃一口泡菜,感觉十分可口。

  望着面前的年青人,他萌发了一个奇特的想法:

  他要提拔他,为他专设一个官职,用他的文采来装点一代君王的皇冠。

  先父不是有屈原吗,我将会有宋玉。

  楚国不仅有秀丽山河,丰富物产,还有代代人才倍出的辞赋,按今天的话来理解,就是楚国有文化软实力,楚国提倡的不是打打杀杀天天要吞并天下的野心,那是西北角落里秦王天天想的事,楚国要的就是国富民强,文化倡盛,做到像周王朝那样的无为而无所不为。

  做这样的一代君王,天下太平,万邦来朝,不是很快乐吗?

  熊横没有急于表露出更多的赏识,他还要亲自出题,考考这位后生,万一他的文章背后有人指点呢?

  山野之中隐有很多高人,那些不愿意出来为朝廷效力的人,竟成为时代风尚,但不妨碍他们找个弟子出来李代桃僵,作为大王,熊横并不会马上表态。

  阳云台。

  刚刚下过一阵暴雨,将炎夏的暑气冲散殆尽。

  登台远眺,黛色的远山横亘东西,在飘忽不定的雾气包围中,似海中仙山,时隐时现。

  长江如玉带从山脚下弯过,一望无际的丛林,绵绵密密的参天古柏,使远山更显得幽静。

  阳云台四周都是修竹和垂柳,蝉独居高处,长吟不已,立在柳枝上的莺莺燕燕,抖动着翅膀上的水珠,梳整翼羽,垂柳之丝如瀑布参差地搭落在阳云台前,围成一道绝妙的翡翠流苏。

  丰骨细腰的宫女们忙碌着:

  在地上铺好彩漆的竹席,竹编精美,是镂空双层的菱形图案,席上摆正了银色的几案,上面有两套酒器。

  翡翠的羽觞里注满了蜜水,是供大王漱口用的,另一套是白玉酒杯。

  朝东方向,还立着一座巨大的木雕座屏,黑漆的底色,点缀有朱、绿、黄彩漆,色泽斑斓,屏身雕镂着蛙蛇凤雀鹿,大大小小50多只动物,在相互嬉戏追逐。

  几名宫女吃力地抬进一只铜鉴,里面居高处,长吟不已,立在柳枝上的莺莺燕燕,抖动着翅膀上的水珠,梳整翼羽,垂柳之丝如瀑布参差地搭落在阳云台前,围成一道绝妙的翡翠流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