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强汉2!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那个自称苍天之子的中原皇帝者是可以欺凌的,这个在这片大陆上扩张了二千多年,强横了二千多年的民族是可以打败的!

  草原上的民族第一次对中原王朝有了轻视之心,第一次觉得汉民就是好抢的肥羊!

  晋朝更是让从春秋齐桓公“九合诸侯,尊王攘夷!”以来,中原士民对外族的心里优势化为乌有!

  所以刘辨认为汉朝就是最好的融合草原各族为一体的时代!

  同时大汉要想走得更远,占据更多的领土就必须要有自己忠诚的游牧骑兵,

  在刘辨的设想中,大汉的游牧骑兵将从草原各族抽调勇猛之人组成,

  一是配合汉军进行各种征战,

  二是和少量汉军组成各种只带少量补给物资的远征队对大汉边疆之外各方进行探索,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各方势力,绘制地图路线,

  别以为绘制地图路线不重要,依这个时代汉军战斗力,只要能够准确找到敌人主力,知道敌人虚实,那就没有打不赢的仗。

  更重要有了这些忠诚的游牧骑兵,汉朝就可以对汉疆万里之外的地域进行一定有效的统治和影响。

  这里的一定有效的统治和影响,按照刘辨自己的理解,就是能够持续在当地收到各种税收和财货,

  使汉王朝的远征,成为一件有利可图的事,而不是让王朝的远征成为消耗国内各种元气的坏事。

  如果没有这些游牧骑兵,以汉人农耕民族的生活习惯,对万里之遥进行直接统治耗费太大,大得足够拖垮一个封建王朝!

  比如说西域,汉朝有足够实力把它全部打下来,但是要想维护统治就太难了!

  汉朝要想在西域建立长久有效的统治,先是要长久驻扎大军,二就是必须要长期大量移民西域,才能支撑大军作战。

  这个就先不说耗费有多大,光是让一只军队长期脱离朝廷的监控,就足以让任何帝王不安!

  最后的结果不是全部撤军放弃西域,就是只留下少量的兵将维持,

  一但有变,连救援都来不及,只能眼睛看着朝廷在当地的统治崩溃,然后君王强势就再发大兵万里远征,再征百姓移民驻边。

  君王不强势就只能等下一个强势君王,如此循环,最后还是只能放弃!

  这是刘辨不想看到的,因皇帝的喜好而进行的远征长久不了!

  没有让朝廷,兵将,全国跟着收获好处的开疆扩土是维持不了多久的,反而会让国内,军中产生厌战的情绪。

  所以刘辨要尽力避免这种情况出现,组建由汉族,游牧民族组成,可以远涉万里之外的混合轻骑兵,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这样就可以在打下西域后,留下少量的军队驻扎,不用进行大规模的移民驻边来支撑大军。

  用游牧民族为主的轻骑兵来支撑汉军在西域各种活动,并且在每年冬季前派兵带回西域各种财货以充太仓,春季带去西域需要的各种物资军需!

  当然要想保证这些抽调的草原各族勇士对汉朝的忠诚,不会反噬,自愿为大汉霸业万里奔波,千里兵戈。

  首先要保证公平,至少做到他们跟汉军能同功同酬!

  第二就是这些立下战功者当迁往汉地居住,切断他和原来种族的联系,三代后自然混为一族。

  如果刘辨的设想能够实现,到时候大汉不停地吸收草原各族壮勇彪悍之士为大汉的利益而战。

  死了就不用说,活下来的得到的汉朝的赏赐,又会用在汉朝的各种买地花费安居上!

  结果自然是大汉桓强,草原各族桓弱,不得不更加仰仗大汉!

  对于这种强汉弱外族之策,草原各族首领会不会反对,刘辨一点都不担心,这时候草原各族根本没有那个民族有信心挑战大汉的权威!

  “唯汉以强亡”可不是说笑的!

  此时不管是匈奴还是乌桓,甚至于羌族等外族起兵反抗汉朝,可不是因为什么汉人羸弱好欺负才起兵的!

  实在是汉朝人太过霸道、太不讲理,他们被汉朝各种摊派压迫的太惨,受不了才胆大反抗一下。

  就这样起兵后,以右贤王须卜骨都为首的匈奴也没敢杀亲近汉朝的老单于羌渠单于,聚兵一起占了几个并州郡县后就没动,(这几个郡县还是汉朝指定给匈奴可以居住,活动的郡县!)emsp; 君王不强势就只能等下一个强势君王,如此循环,最后还是只能放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