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强汉2!第3/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匈奴只是一边拒绝带兵为汉朝作战的羌渠单于的儿子左贤王於夫罗回归匈奴,一边大声嚷(解释)着,

  “此次起兵,只是为汉廷抽调族中勇士太多,不得不起兵抗争!”

  然后就这样一直僵持到一年半年后灵帝死,天下大乱,匈奴发现朝廷即没有派使节来问罪,也没派兵来讨伐他们!

  才大着胆子杀了亲近汉朝的羌渠老单于,立右贤王须卜骨都为新单于兵寇并州!

  至于乌桓之类跟着张举,张纯起兵的外族表现就更加搞笑,

  比如说乌桓首领丘力居明明在辽东管子城围困住一直对他们这些外族强硬,支持对他们用铁血政策统治的公孙赞本部军马一年有余。

  眼看就要把公孙赞围死,困死,可是丘力居一听到刘虞要到幽州为州牧,啥都忘了,立刻就撤围带兵去向刚跨入冀州的刘虞投降,

  如此刘虞不费一兵一卒不但把公孙赞给救了,也把当时形式还不错占据幽州大部,冀州一部分的张举,张纯两人吓的连夜逃亡鲜卑,

  不过这两人最终也没能逃脱,他们低估了当时汉朝在草原上的威慑力,

  刘虞只写了一封信告诉鲜卑,必须把这俩人送回汉朝受死,否则后果自负!

  鲜卑这时候已经分为三部彼此敌视,哪里顶得住刘虞这种威胁,只好杀此两人,送人头回幽州,以平息东亚霸主汉王朝的怒火!

  至于西凉羌族早就被汉军杀得没有脾气,

  只不过每次汉军打赢后对羌族的处理都是简单粗暴的让人不忍目睹,

  简单来说就是丢在那里,不管不问,任由羌人自生自灭,还要抽兵抽丁为汉军所用,

  羌族本来就是因为生活环境困难,才明知打不赢,也只能屡次起兵反汉,

  反正对羌人来说,每个十几年下一代人长大后,这要在饿死和战死之间选择,反正都是死,干嘛不顶着勇者之名才死。

  再加上羌族战败后,西凉汉族豪强,匈奴人又不断挤压他们的生存环境,

  让他们始终处于不起兵反汉就饿死,起兵就会被汉军一顿杀戮的恶劣环境中,

  所以当汉族的西凉豪强伸出橄榄枝招揽他们的时候,他们都倒向了王国,韩遂,马腾等这些西凉豪强,

  羌族首领知道王国,韩遂这些本地西凉豪强才是和他们矛盾最大的,但是有什么办法,

  朝廷根本不会听他们羌族说什么,对他们处理方法就是不老实,不听话,还想闹事,杀、再杀,再不服,就屠族灭寨。

  羌族只能跟着这些心怀鬼胎的汉家西凉豪强抱一起求一个活路。

  ……

  刘辨对外族超温和招抚之策,完全超出这些大汉奉行对外就要强硬铁血才对朝臣们的想象,在温德殿内一石激起了千层浪,

  就连一向对各外族比较公平的宗正刘虞,都对刘辨让为朝廷征战各外族蕃兵与汉军同功同赏,授以爵位,让其居住汉地,传以汉之衣冠、文化持怀疑态度,更别说其他的人。

  只不过三公九卿这些大臣们自恃身份都没有说话,但千石上下的年青官员却忍不住了,

  按大皇子之策,那些外族蕃兵以后与汉军同赏,这怎么行,这些外族汉军不杀他们,还让他们为大汉出力,成为汉朝在草原上的鹰犬已经是天大的恩赐,

  还想与吾等同功同赏,封侯赐爵,绝不能答应!

  当先就有一个此时还是无名之辈,还在为梦想奋斗的热血青年秩八百石议郎曹操站出来大声道,

  “陛下,大殿下此策臣不敢苟同,此等异族畏威不畏德,如果闹事朝廷就安抚,长此以往,这些外族当不知大汉之威严,到时兵祸更胜今日!

  臣以为对这些不感大汉之恩德的外族,朝廷自当以雷霆之威派军诛之,悬此等逆酋之首级于北阙,使此等蛮荒之民知大汉赫赫天威!”

  听到曹操的言论,除了少数人,温德殿内其余的大臣人人都点头,这才对嘛,

  自汉武伐匈奴以来,本朝什么时候软弱过,不服就杀的他服,闹事就屠其国诛其族,

  这些反抗过大汉的外族之民能够活着就是大汉的恩赐,尽敢不感朝廷恩德反抗朝廷,自当诛其族酋,悬首北阙,以震慑后来者!

  刘辨并没有因为见到曹老大而高兴,反而微微皱起了眉,

  他就知道会这样,那怕现在全天下内外皆起兵反汉,可是在座大部分公卿大臣也没有想过招安两字,对待反抗者都是强硬的派兵平叛。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