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破局2!第1/2段
为什么先对付於夫罗,当然不是因为他抢了蔡文姬,现在只有14岁的刘辨对己经16岁的美艳小寡妇蔡文姬能有什么想法,有想法也不能写啊,他还没到法定年龄呢,
刘辨要先对付於夫罗,不是因为什么私人情怀,只不过是提前为明年后或者说以后作准备,
明年对大汉来说肯定会很困难,一方面如果朝廷顺利杀进西凉,这种大战日耗千金那算少的,以现在朝廷的能力能勉力支撑住就算好的了,
同时明年各州该起兵的义军可不会消停,都会陆续起义;要让这些义军消停可不容易,
东汉末年的问题太多,太复杂,笼统来说就是中原地少人多,
世家豪族侵占据大多数土地资源,贫民身无立锥之地,不起义只能饿死,
更何况从黄巾起义后,朝廷在县一级统治己经面临崩溃,政令不出县城,
各地方世家豪族都可以光明正大拥有私兵,甚至是甲士,只差一脚就可以冠之以“门阀”之名,
这些世族大族不但在朝廷上占据大多数官职,而且在知识以竹简为载体的时代,他们还垄断着知识,
在东汉末年任何读书人都和他们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些问题盘根错节,都是王朝百年沉苛,刘辨在现阶段也没办法立刻解决这些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都需要不短的时间,
因为这些问题不是举刀杀个通快就能解决的,把这些大大小小小的世家全砍了,汉王朝也会跟着完蛋!
所以明年关东各州还是会相继爆发波及数州的叛乱,而朝廷在动兵西凉后,根本就无力抚平这些叛乱,
只能够赋予各地守臣重权,让其有自主招兵,任命官吏的权力,
至于名称叫不叫州牧都无所谓,不叫州牧也会是什么镇守,总管,节度之类。
在这种情况下,特别是刘辨还只是皇子的情况下,刘辨只能够在现阶段选择能好解决的问题,能够立竿见影的问题来解决掉,给自己树立威望的同时,为未来作一些准备;
按照刘辨的设想,先解决掉张举,张纯这伙叛军,让公孙瓒南下,再裹夹驻兵河东郡的於夫罗所部为汉军所用,再对并州匈奴视情况或抚或镇,
同时先招安太行张燕,招安不行,就在立刻纵兵绞杀,以轻骑兵封锁黑山贼下山之路,同时派精兵上山搜山破寨,一定要在大雪封山,冬季来临前杀的黑山贼不得不降,
只有这样,来年春季才能在出兵西凉途中,对关中白波贼施以分化,或杀或抚!
刘辨打定主意,一定要在天下形式恶化之前,确保幽,并,冀,河洛,关中,再加上西凉在朝延掌握之中,
只要朝廷掌握幽,并,关中,西凉这些历朝都出精兵强将之地,再加上冀州,河洛两大粮仓在手!
刘辨有足够信心,那怕关东各州闹翻天,诸侯林立,刘辨也有足够实力荡平关东各州,重开大汉天。
“左贤王於夫罗此人忠不忠于朝廷,儿臣不关心,但河东郡绝不可给与其驻兵,河东近东都,内接太行,外连并,冀,兖三州,乃天下要害之地,岂可有外兵驻扎!”
刘辨向刘宏解释道,话中的意思,让人一听就明白,河东郡不可能给於夫罗驻扎,管他是忠还是不忠都一样。
“那为何不是朝廷出兵助於夫罗回南匈奴,平定右贤王须卜骨都叛乱?
到时让於夫罗当南匈奴单于,这不是对朝廷更有力!”
刘宏对刘辨这个一点都不可爱,总是反驳自己的不孝儿子,刘宏真的不喜欢,语气加重道,
“因为南匈奴还有十万户,又惧朝廷问罪,如闻朝廷要出兵助於夫罗回南匈奴接任单于,怕是都会拼死反抗,
朝廷就得出兵五万以上,耗时一年以上才能理顺南匈奴之事,
朝廷没这个时间,也没这个兵力,就算有,干吗不去平西凉叛军,何必浪费在南匈奴这里,朝廷平了西凉,到时南匈奴还不识趣,再发兵打就是?”
刘辨有些没好气的回答道,现在汉军不能保护於夫罗回南匈奴,这还不是汉军对外族铁血政策的后遗症。
刘辨敢用自己性命担保,如果汉朝直接派兵保着於夫罗回南匈奴争单于之位,保证南匈奴肯定会全族动员来和汉军拼命。
这四百年斗下来,匈奴人还会不知道汉人强势的性格,肯定会以为这是汉廷又要来对南匈奴所部进行清洗,汉军又要在南匈奴族内大开杀戒!
这时候对南匈奴来说只能拼命,特别对南匈奴贵族来说,老实低头认错,不反抗一样会被汉军杀一遍,
msp; 刘宏对刘辨这个一点都不可爱,总是反驳自己的不孝儿子,刘宏真的不喜欢,语气加重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