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还是太年轻啊!第1/2段
在温德殿气氛越发凝重的时候,在御座上的刘宏才仿佛很随意的开囗道,
“诸卿以为大皇儿此策如何?”
此言一出,温德殿内大部分人都松了一口气,只有董国舅少数几个的人面透失望之色,
连跪坐在后排的董旻都暗自松了一口气,在这西凉叛军势大的时候,他和他后面的董卓也不希望朝廷这个时候出现任何大的波动。
早已习惯皇帝变幻无常的作风的大臣们,都没有去深究皇上为什么改变的意思,
反正大家已经习惯了这位陛下前一刻笑盈盈的和人说话,下一刻却暴怒杀人的作风。
这个时候温德殿内众人都把心思转向大皇子这边,
这些三公九卿,勋贵权臣们都明白,皇帝已经认同了大皇子的策略,
接下来,就要进行有汉以来每次政策改变时,最重要的“廷议”!
有汉以来的每次重大政策改变,都会进行廷议,甚至是特别重大的国策改变,还会请在乡贤者,名士,学者入朝进行大辨论后,才会实行发布!
汉朝的“廷议”可不像后世的王朝廷议是拿给朝中各党派互相攻击扯皮的,
而是由三公九卿,朝廷各部门提出本部门各种困难,再由朝廷议出各种解决办法,得到一致的认同后,
朝廷就会实施这项政策,这个时候如果这项政策在实施中再出现问题,是哪方面的问题,那么朝廷就会问责哪方面的负责人,
说白了在汉朝如果在廷议的时候,你没有提出你本部门以后在实行这项政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麻烦,并且你解决不了,皇帝、朝廷就会认为是你无能,而非政策有错。
所以有汉一朝很少有因党争误事,比如说现在以张让为首的阉党和以袁隗为首的士人,哪怕关系已经是势如水火,双方都恨不得对方去死,
但在廷议过后,双方心里再不满对方提出的议案,也会努力完成自己负责那方面的事务,然后再想办法给对方负责的那部分事找错,添麻烦,
绝对不会出现对自己负责那部分事务进行各种推辞,拖延,不完成这种情况,因为这会让皇帝认为你没有能力,是无能之人,不堪重用。
不管哪个官史,如果在皇帝心里得到无能这个评价,仕途就算是完蛋了。
所以对朝廷“廷议”任何官员大臣都会很重视,可不会因为这策略是刘辨这个大皇子提议,而不提一些刁难的问题,
现在不摆困难,不提些刁难的问题,以后再出现了问题可就是自己的麻烦。
何进和袁隗对视一眼后,由何进先开口道,“陛下,大殿下,幽州公孙瓒虽说统兵在石门大败张纯逆贼,但公孙瓒所部只有步骑15000 人,
并且幽州残破,刺史空缺,郡兵死伤过多,无力支持公孙瓒所部继续作战,故此战乌桓,夫余等外族骑兵多有逃散。
公孙瓒独木难支,无力快速平叛,己上书朝廷,希望朝廷尽快拨付钱粮物资,使他能招募兵卒,因张纯叛军多是骑卒,
故公孙瓒想以招幕骑兵为主,需要朝廷拨付使钱五千万,粮草三十万石,箭镞……扎甲,铁甲各千具。
如无这些钱粮物资,公孙瓒无法保证能在明年立秋之前平定张举,张纯叛乱,
同时冀州刺史韩馥,骑督尉潘凤也上书朝廷,希望朝廷能够派遣马军助战,否则冀州郡兵守城有余,无法在防御黑山贼和青州黄巾余寇犯境的,同时驱逐冀州境内的张纯叛军。
至于河內方悦所部,即要守卫帝京安全,不让太行山上的黑山贼搔扰河洛之地,
又要协防并州军盯着河东於罗夫南匈奴所部,也动弹不得,
故臣以为要想依大皇子的之策所行,非得等明年秋后公孙瓒破张纯,张举叛军后,才可抽调各军行此策。”
听到何进条理分明这些话,刘辨轻微点头,心想,“何进能坐稳大将军一职,还是有能耐的,对天下的局势还是有数。”
&emsp>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