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下山》的反响度第1/2段
“新歌呢新歌呢?”
林朝暮推开玻璃门走进来在四周扫视了一圈,走到李安这一桌将书放下风尘仆仆的说道,看样子是刚刚才下课。
“这呢这呢。”李安将面前的本子推到她面前笑着说道,今天的林朝暮穿着一件碎花裙子,头发扎成高高的马尾,脚踩着一双带跟的凉鞋,脸上画着清爽的淡妆。
林朝暮坐下拿起本子。
“戏一折,水袖起落
唱悲欢唱离合,无关我,
扇开合,锣鼓响又默,
戏中情戏外人,凭谁说......”
林朝暮一字一句的念着,这是这首歌的主歌歌词,李安在林朝暮进门前的前一分钟刚好抄完。
“水袖,扇子,锣鼓。有点在听昆曲的感觉了。”
林朝暮闭着眼睛联想着说道,这仅仅只是歌词而已,还没有旋律调子,但已经让人觉得有些感觉了,或许是从小就听戏的原因,所以林朝暮对戏曲的了解相当多,一提到锣鼓扇子水袖,她就不由自主的联想到花旦在台上唱词的场面来。
演员在台上和台下是完全两种不同的生活,奶奶在台上唱戏的时候就是角色里的生活,或是大家族中的顶梁柱,或是街边乞讨的老妪,各种角色惟妙惟肖。
而在台后她就是她奶奶,整日里打理柴米油盐针线活儿。
所以对唱戏的演员生活,她深有体会,李安仅仅只是写了歌词,就已经有那种味道在里面了。
“完全不同的风格。”林朝暮赞叹着说道,这首歌给人的感觉是悲凉,是伤感,是物是人非事事休。
而《下山》这首歌的风格就是轻松,欢快,对未来充满美好景愿的歌曲。
这完全不同的两种风格,李安竟然能够信手拈来?
“对,完全不同的风格,这是一首比较悲凉的歌曲,你唱副歌部分,从‘台下人走过不见旧颜色’这里开始,用昆曲的戏腔,到时候我会和你细说,因为现在我还在琢磨编曲的部分。”李安点点头说道。
这首歌单单是看歌词就能够看出来是一首表现出悲凉的歌曲,里面用到了琵琶,洞箫,尺八和吉他等等乐器,表现出来的皆是悲凉的感觉。
这同样也是一首经典的翻唱比原唱火的歌曲,因为李安连原唱是谁都没有听过,他只记住了李玉刚老师这个版本,堪称经典,在当时火爆一时。
这首歌对于李安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原因是他没有李玉刚老师那样的技巧,就算是用名气值兑换了老师的嗓子,也依旧很难唱出那种宛转悠扬的唱腔来,需要不断地练习才行。
不过李安就喜欢有难度的挑战,所以他毫不犹豫的就选择了这首歌。
在这个没有古风流行的平行世界,李安有信心他能够在这里开疆扩土,而敲门砖就是《下山》,听说这首歌的反响还不错,他更有信心了,这种类型的歌曲虽然新颖,但接受度非常高,因为它融合了华夏名族文化的精华部分,让人耳目一新。
就算是他不是第一次听,在戏腔那一部分响起的时候,他的鸡皮疙瘩一下就起来了,没错,戏腔就有这样的魅力。
“你应该脑子里已经有旋律了吧?”林朝暮双头撑着下颌睁着大眼睛期盼的看着李安说道,硕大的眼睛一眨一眨的,眨得李安的心没来由的抽了一下。
“有啊......”李安赶紧喝了一口咖啡转移了视线。
作曲是个很玄的东西,因为它根本没有谱子,歌词的旋律声调都在作曲人的脑子里,一般给别人听都是以音频的形式。
而李安只能将这首歌的歌词旋律清唱出来,林朝暮才能作为范本去优化润色,以她更专业的戏腔去唱。
“台下人走过,不见旧颜色。
台上人唱着,心碎离别歌。
情字难落墨,她唱需以血来和。
戏幕起,戏幕落,谁是客......”
虽然他在歌词的本子上标了节奏点,但最真实的唱出来才能给林朝暮最直观的感觉。
“原来是这样的,和传统的昆曲唱法不完全相同,但是用戏腔唱出来的话同样有声临其境的感觉。”林朝暮瞪大眼睛诧异的说道,因为李安不会唱戏腔,所以在清唱这段副歌的时候用的是假声去唱。
假声和戏腔在发声上面用了相似的技巧,所以听上去在给人的音感上也有一定的相r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