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念他故,断人肠第1/4段
“宣!!大雍国士首席,凌云志进殿!”
在鹤发童颜白面无须的老宦官那蕴含内力,高昂尖细的喊声里,云鸾大殿外分别坐立在那四象的四兽铜像也有了一丝震动。
“宣!!大雍国士首席,凌云志进殿!”
老宦官那声高亢的叫喊刚息,立即又有一个相似的喊声在下一段台阶处响起。
“宣!!大雍国士首席,凌云志进殿!”
而此叫喊之声在这三千石阶上此起彼伏,终于传至山脚下那支等候多时的队伍。
这支队伍约二十人,全员黑衣长衫,面戴木石面具,环绕着一黑纱大轿,单膝跪地。
就算已经等待了两个时辰,从鸡鸣等到艳阳升起,这支队伍全员依然纹丝未动,宛如铜像石雕,死寂而肃穆。
听到许可,穿着长袍的司仪官高喊道:
“起!轿!!”
“喏!”
在得到命令后,这支如雕像般毫无生气的队伍突然焕发精神,立即起身应和,其中八人抬轿,其余人等则站于两旁,组为规整的矩形阵列。
“行!”
在司仪官抬臂高呼时,这支仪仗队伍立即在龙纹石阶上快速行进,他们在陡峭的石阶上如履平地、健步如飞,同时全员间隙不变,可知这支队伍默契融洽已如行云流水,同时内力惊人,走这所谓“登天”之路竟也毫不费力。
不过这也是当然,这二十人来自与皇庭御卫和西山猛虎骑并称的大雍影杀卫,而且他们还是其中最为精锐的二十人,各个武学境界已达天元境,放眼天下难寻敌手。
然而这群强者此刻也不过是一帮轿夫守卫,不过是轿中之人的鹰犬牛马。
那轿中之人为何许人也?
且看队伍排头一人手举一长杆,这长杆上挂一黑旗,旗上用金丝写着三个大字——“凌云志”。
故此,来者乃大雍无双国士,凌云志是也。
“草莽书生凌云志,一鸣惊天只待时。”
此豪放之句,天下尽知。
而凌云志这个名字,也随着此句传遍了大雍。
今天这个妇孺皆知的凌云志,终于回到了云鸾大殿。
云鸾天宫,第七代大雍国主于天泉山峰选址,此后历经九代君王,方才建成。
伫立于云间的云鸾天宫,是如此之高,它立于山峦之巅,只屈于青天之下。而云鸾天宫中最为著名的主殿,便是云鸾大殿,众生芸芸,能来此殿者也不过百人。
可有一人不但踏入云鸾大殿,甚至攀至君王侧,居于此高位,竟还主动请辞,此后音讯全无。
新君三年下御诏三百道而不应,令大雍朝廷为天下笑。
终于大雍帝君连名众臣写下天朝诏书,而天朝诏书一成,就是天子亦不得拒,才将此人召回。
而此人便是大名鼎鼎的大雍国士首席,凌云志。
有关凌云志的传说很多,有人说凌云志曾在淮水斩龙断江,也有人说凌云志于苍山作法烧千军,还有人说凌云志是仙人转世,可背山填海控星辰.....每一个天马行空的传说中的凌云志都有一副完全不同的面孔,他时而是煮酒斩龙的武道至尊,时而是负手云端的术法天师,甚至索性就是与凡夫俗子不着边际的神仙鬼怪。
然而真正见过他的人,却寥寥无几。
凌云志担任大雍国士一职时,一贯深居简出,为数不多的出现又是石面掩容,就算露脸,也是被疑为替身。
早年似乎有人确实见过真正的未发迹前的凌云志,只可惜这些人在大雍南征北战的乱世之中,已不可寻觅,而曾记载凌云志出生的档案也早已销毁。
以至于最后连凌云志的画像都没有谁能画出一张来,只有那模糊的字句组成的情报,导致就连大雍遍布全国的密探眼线找了三年也没能找到这个人半点的踪影。
凌云志,谜一样的人物,没人知道他生于何时,生于何地,甚至他是否为男或者为女也无法确定。要追究其来历,那他的一切都只会是一个个谜团,在离开朝堂的三年间更是下落不明。
所谓无始无根,不成因果。
凌云志,好像除了这个名字外,他就再没有一点与这个世间的联系了,甚至连“凌云志”这个名字都未必是他的本名。
这个人就像是一个鬼魂,一个无形无相的鬼魂。
然而这个“鬼魂”却伴随了整个大雍国迈向大雍帝国以至“天下一统”的丰碑的历程,这期间诞生的无数脍炙人口的故事传奇总要出现“凌云志”三字。
大雍王朝的始皇帝赵文宇这么评价他:“凌云志,大雍肱股之臣,千百年来世间独有此子,落我大雍乃我大雍之幸也。”
这位一统天下的千古帝君之言,便是给此人下了定论。
或许凌云志的事迹在民emsp;以至于最后连凌云志的画像都没有谁能画出一张来,只有那模糊的字句组成的情报,导致就连大雍遍布全国的密探眼线找了三年也没能找到这个人半点的踪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