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册封风波(十)第1/2段
朱由榔给太后请过安,用过早点,回到勤政殿,让李洪把陈子壮请来。
陈子壮腋下夹着几份奏章走了进来:“皇上,这是刚刚收到的折子。”
朱由榔接过来一看,是李成栋、张家玉、杨国栋三个在外带兵主将的折子,另外,广西巡抚王化澄、福建巡抚王夫之的折子也同时捎过来了。
除了军情外,这几人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册封之事。
朱由榔先看军情,杨国栋和王化澄均没有提到孔有德进攻湖南之事,李成栋和王夫之也没有提到博洛分兵进攻福建之事。
想来也对,对于情报机构,朱由榔早在肇庆时就已经布置了,马吉翔办事也算得力,眼线很快就撒了下去,比李成栋他们早一些得到情报也在情理之中。
对于册封阿兰一事,李成栋、王夫之是持赞成态度的,尤其是王夫之,大赞“皇上此举是融合当前民族矛盾最英明之举”,并说“皇上及天下万民之主,胸怀如海,智珠在握,当行则行,当断则断,不必理会朝中无知之辈啸犬吠日之举。”
朱由榔一看此语,不由得乐了。
他知道王夫之的思想最为先进,自己的想法得到他的支持一点都不意外。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之一,可不是白叫的。
而张家玉、王化澄和杨国栋极力表示反对,倒是有点出乎朱由榔的意料。尤其张家玉,这是自穿越以来,自己视以腹心的臣子,对于自己的想法他应该比别人了解更深才对,怎么他也会旗帜鲜明地反对?难道他看不出这是文臣对君权的挑战?或者说,他本身就是想对君权加以限制?
朱由榔看着他奏章中有一句是这样说的:“如今皇上未诞龙子,后宫单薄,可广选汉人秀女以充实,早延国祚是为正理。”
莫非他是觉得我是好色的皇帝,不分良莠,挖到篮里就是菜?
眼光有问题,眼睛只盯在具体事务上,而没有想其后的深意。张家玉忠则忠矣,却非是治国良臣啊。
朱由榔思谋片刻,虽不清楚张家玉真实的用意是什么,但眼光太窄这一条定语,怕是跑不掉了。
除了张家玉之外,陈邦彦这两日只在府里骂人,却也没有明确表态。
看来,是时候表明自己的态度了。
……
朱由榔把奏章放到一边,对陈子壮道:“朕接锦衣卫密报,清廷耐不住性子了,分两路朝我压过来了。”
朱由榔把得到情报说了一遍,拿过地图,跟陈子壮研究起来,并将自己的作战意图说了出来。
陈子壮听了,道:“皇上,东面取攻势,西面取守势,这个总体战略臣是赞同的。不过,臣有两条补充。第一条,李成栋不可后退太快,如给人造成一触即溃之印象,对于民心军心不利,应在仙霞关至汀州一线,择机歼灭清军一部最为有利。如此,即可激励军心士气,也进一步刺激敌人,使之生出必欲除之而后快的急切心理,为最后决战创造有利条件。”
“对,集生所言有理。”朱由榔对陈子壮这个补充表示赞成。
“第二条,何腾蛟虽未臣服我朝,但臣以为应是讯息不畅造成的,早晚间他必有称臣的奏章到来。即便他不称臣,我也不应坐视不理,哪怕做廷耐不住性子了,分两路朝我压过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