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晚南第1/1段
清明节后的一天夜晚,寂静的皖南山村中。沿着河流和公路,呈带状分布着百十来户人家。此时村庄大部分人家已经关灯休息了。位于村庄中间的老胡家,还亮着橘黄色的灯。就在这一处土坯危房中,一个刚刚年过18岁的孕妇正在进行分娩。
夜已深,随着这户人家大厅中的老摆钟发出了十二声的声响,时间也来到了凌晨。这家人的情绪很复杂,女孩的父亲在屋外不停的抽着旱烟。他一方面担心自己孩子的安危,一方面又对自己孩子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气愤。他一句话也没有,手里拿着老烟杆,在客厅里来来回回的走着。随着烟杆头上的红色烟火不断的忽明忽暗,时间也一分一秒的过去。
女孩的母亲则是在床边一直照顾自己可怜的孩子,她总是心里默默的祈求平安。并不停的重复一句话,等到孩子出生,母子平安之后她就信奉上帝。边说边祈祷上帝保佑,一边焦急的跺着脚。
也许是上天的怜悯,也许是女孩母亲的祈祷感动了上帝。在这个医疗条件极差的年代,在没有医护的情况下,女孩顺利的产下一名男婴。
女孩的母亲很开心,她嘴里不停的说着感谢上帝。说着就把婴儿抱给孩子的外公看。外公看到孩子如此的消瘦,没有头发,长得奇丑无比,按照外公的说法,这个孩子就像猴子一样。他看到孩子后,立马就把孩子抱起来,准备把孩子扔到厕所里。婴儿外婆拼命的阻拦,才救了这个刚刚降生的婴儿。
从此这个村庄,多了一个小生命,也多了一个吃百家饭的小乞丐。女孩生产后,由于长期的营养不良,女孩没有奶水,这导致了婴儿没有奶水可以喝。为了养活这个孩子,这个年轻的外婆就用米糊,奶粉等一口口的喂养自己的孩子。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的过程,不是常人能够想象的。
1992年,改革开放已经有十几年时间了,市场经济也开始在各地进行试点,各地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改革开放的春风好像吹不进这个封闭的皖南山区。八十年代末期,邓爷爷来渡口市进行考察时,发现渡口市一些农村地区,墙上还留有“打倒XXX走资派”的标语。这些标语从侧面反应出当地信息的闭塞,以及当地经济水平的发展情况。
八九十年代,经商主义开始盛行。孩子的外公是这个村子为数不多的“文化人”,读过几年书,识得几个字,也有自己的想法。他时时刻刻地关注国家大政方针的发展。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于八十年代经营养蛇,按照他的说法,蛇的毒可以入药,蛇的肉可以做食材,蛇的皮可以做乐器。
他是那个时代少有的开眼看外面世界的人,他为了卖出相关的蛇产品,南下广州,北上北京。但是他终究是一个农民,不能把握市场机遇,也不能适应尔虞我诈,更不能更新自己的认知,最终这场生意以失败告终。
随后的几年里,他贩卖木材和木炭,树苗,最后他办起了养鸡场。养鸡的规模不小,耗费的粮食也很多。所以养殖到最后,鸡开始吃人的口粮,市场和鸡瘟导致血本无归。从此孩子的外公欠了一屁股的外债。
粮食是农民的生存之本,没了粮食,想问其他家借粮,那是一件几乎不可能的事。很多农民都有青黄不接的时候。所以就出现了开头说的,18岁的产妇没有奶水。
婴儿的外婆依靠百家米去养活这个本应该被遗弃的婴儿。她每天都会把米熬成米糊,一口又一口的去喂婴儿。可是就是这样简单的要求都难以满足。
这是一个异姓为主的村子,这种情况和北方同姓村有很大的不同。这里居民很多都是外来的避难人口。早期的难民是为了逃避太平天国运动,后面也有逃避日军侵华的难民,所以这里的人员构成很复杂。这里的人为了生存下去,相互帮助,加之那个特殊的年代,物资极度匮乏,贫富差距较小,所以都是一家有难,大多的村民相互帮助。每天晚上当婴儿饿哭的时候,甚至不需要孩子的外婆去主动“要饭”。邻居的菜大妈和桃大娘听到了哭声,都会自己送上剩饭或者米。甚至会熬好米糊等待外婆的到来。家家有剩余的布料,都会给婴儿的外婆,让外婆给孩子拼凑出几件衣服。
就这样,我来到了这个世界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