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患得患失的李秀宁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又是他这个被休了的赘婿给的。</p><p>因此瘸子内心对杨默很拧巴。</p><p>安置好流民才是大事,张瘸子怎么看自己,杨默并不在乎,毕竟太原城内看轻自己的人多了,而张瘸子和他的手下却是唯一一群见到自己叫杨爷的人。</p><p>抛出去那三分轻视,人家不还有七分敬畏么。</p><p>期间马三宝神神秘秘的问自己,为什么最近这几天魂不守舍,是不是因为休书的事。</p><p>杨默二话不说,直接胖揍一顿。</p><p>马三宝连连求饶,又旁敲侧击问自己为啥每天坐在窗户前发呆。</p><p>杨默被他问烦了,就将这几天怎么也想不明白的官府杀流民的事说了出来,本想问问马三宝这个土著怎么回事。</p><p>结果马三宝理直气壮的回了一句:我怎么知道。</p><p>气的杨默又是一顿打。</p><p>过了几天,自己正准备出门,春梅走进来,给自己一封信,说是二少爷的信。</p><p>杨默心里还纳闷,李世民怎么会给自己写信。</p><p>看完之后,方才明白过来,信不是写给自己的,而是李世民回复李秀宁,关于关中官府驱赶流民的事。</p><p>信的内容将杨默的疑惑彻底解决,但却让他有一种极其荒诞的感觉。</p><p>上个月的时候,关中就大旱了,而且是百年难得一遇的旱灾。</p><p>当时远在长安的李世民知道后,想到了前些日子的陨石之事。</p><p>当真是杨氏失德,天降灾难于北隋么?</p><p>有这种想法的不止他,很快,随着流民的增多,长安城内这种流言说法也越来越多。</p><p>但就在前几天仿佛一夜之间,这种传闻不见了,取而代之的则是因为国无主,方才会有天灾降临。</p><p>想都不用想,这是庆王放出来的,新晋的文武百官们也都为了攀附着从龙之功,纷纷请奏上书庆王登基。</p><p>庆王自然是推辞,说一番朕德行浅薄,不能为天下主之类谁也不信的话。</p><p>嘴上这么说,但行为却很诚实:三辞三推一天完成,紧接着就开始登基大典。</p><p>巧的是,庆王一登基,大赦天下,旱灾就消失了。</p><p>至少在朝堂上,再也没人提旱灾的事。</p><p>大家你好我好,其乐融融,庆王甚至还在城内摆了流水席,说是要与长安民众同乐,宴请天下。</p><p>皇帝登基,在朱雀大街上摆流水席。</p><p>看到这里的时候,杨默就感觉到了荒唐。</p><p>封建王朝果然是出奇葩的地方。</p><p>庆王这是憋的想当皇帝都快憋疯了啊,一登基连脑子都没了。</p><p>当然,杨默没有时间去管奇葩皇帝的奇葩行为,继续看下去。</p><p>旱灾并没有因为谁的登基消失,长安城附近没有流民是事实,但并不是因为皇帝的流水席,也不是因为新皇的德行感动上苍,老天爷下起了谷子雨,解救万民。</p><p>而是关中的灾民全都被赶了出来——而且是早就开始行动。</p><p>根据李家在庆王府的密探所报——现在应该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